摘要:近日,某短视频平台因未经许可传播《德云斗笑社》第一季和第二季、《长相思》第一季侵权纠纷两案,分别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两家高级人民法院均认定,该短视频平台存在大量侵权行为,判令其立即采取过滤、拦截等有效措施阻止侵权视频传播,并分
近日,某短视频平台因未经许可传播《德云斗笑社》第一季和第二季、《长相思》第一季侵权纠纷两案,分别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两家高级人民法院均认定,该短视频平台存在大量侵权行为,判令其立即采取过滤、拦截等有效措施阻止侵权视频传播,并分别赔偿权利人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6000万元和2910万元。此前,爱奇艺起诉该短视频平台侵权《狂飙》案,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全额支持3000万元诉讼请求。
两地法院的判决,再次为版权保护立起“硬标尺”,更向全社会宣告:我国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正逐步提升,任何“偷内容、蹭流量”的侵权行为,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随着短视频日益流行,某些平台的“秒级搬运”,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隐形杀手”。据报道,上述侵权案件中,《长相思》第一季相关话题的播放量高达86.1亿次;涉案平台的官方账号甚至直接发布《德云斗笑社》相关视频;此前,《狂飙》上线3个月被做成1.3万个侵权视频……显然,平台侵权手段已从“人工搬运”升级为“AI切片+算法推荐”的工业化运作。这种分钟级抓取技术,让正版内容上线即被“秒切”,智能分发让盗版视频精准触达用户,动态对抗技术更让盗版网站“打地鼠”般反复重生。
这种“掠夺式传播”,对文化产业的伤害是毁灭性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数据显示,仅长剧领域,每年因盗版造成的损失就超200亿元。此前,导演贾樟柯为防《风流一代》盗版,不得不请两个维权团队“日夜工作”,结果仍力不从心;《流浪地球》电影票房飘红的同时,盗版也来势凶猛……当创作者的心血被轻易“搬运变现”,当优质内容的价值被海量盗版稀释,谁还愿为十年磨一剑的创作买单?
所幸的是,对一些短视频平台的“放任式侵权”,司法亮出了“牙齿”。此次判决的意义,远不止于让某些平台赔钱,它更像一把标尺,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时代的版权规则。对创作者来说,它是“维权后盾”,让“十年磨一剑”的创作有人护、有人赔;对平台来说,它是“行为指南”,流量不能建立在盗版之上,合规才是长久发展之本;对行业来说,它是“生态引擎”,当侵权成本高于侵权收益,当创新回报可预期、可保障,才会有更多人愿意投身优质内容创作。
当然,根治“播出即盗版”顽疾,需要司法、行政、市场协同发力。国家版权局“剑网2025”专项行动已明确将视听作品版权整治列为重点,与司法判决形成合力,构建起版权保护的全链条体系。
当法律为创作者撑腰,为创新兜底,文化产业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来源:智慧案件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