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误导青少年抽烟?女游客投诉鲁迅纪念馆夹烟墙画,官方回应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8:59 4

摘要:近日,鲁迅夹烟的网红打卡墙被投诉了,理由是这会引导青少年抽烟!大家一看这理由都懵了,不是一般人,可想不出这种理由,而更让人费解的是,这种明显站不住脚的投诉,居然还真的被受理、被讨论,甚至让纪念馆和文旅局都出来回应了。

这两年奇葩越来越多了,见过投诉公共场所有人抽烟的,还真没见过让鲁迅“禁烟”的!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近日,鲁迅夹烟的网红打卡墙被投诉了,理由是这会引导青少年抽烟!大家一看这理由都懵了,不是一般人,可想不出这种理由,而更让人费解的是,这种明显站不住脚的投诉,居然还真的被受理、被讨论,甚至让纪念馆和文旅局都出来回应了。

鲁迅夹烟被投诉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地对这件事如何看待、如何处理?大家就纳闷了,为什么这年头的“奇葩投诉”越来越多了?

图片取材于网络

提到鲁迅,大家总会想起他标志性的发型和两撇胡子,想起他那犀利却又发人深省的文字,可谁能想到,如今竟有人把鲁迅夹烟墙画被投诉了!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场风波的主人公是游客孙女士,她先是在社交平台发文,紧接着在“浙里办”平台进行投诉,她的投诉理由是,在公共场合画“鲁迅夹烟”的图,可能会有人模仿,在景区里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更会“带坏青少年”,让孩子们觉得“抽烟是对的”。

身为控烟志愿者的孙女士不仅投诉,还给出了建议,她认为把抽烟换成握拳,整个画面会更好。

图片取材于网络

对于她的投诉和建议,鲁迅故里景区所在区的旅游局回应称,该景区属于市文旅局管理,建议直接找这一部门。

图片取材于网络

随着事情不断发酵,8月25日,绍兴市文旅局出面回应称,上午收到了全国各地的电话,大家意见挺一致的,都觉得这是历史现实,也是当地的旅游名片,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投诉就盲目换,后续会广泛听民意再做决定。

图片取材于网络

官方的回应还算理性,没有一上来就“一刀切”,可仔细想想,一个明显违背历史事实、逻辑站不住脚的投诉,居然需要官方反复回应,甚至要“广泛听民意”才能定夺,这难道不荒诞吗?

此事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评论区里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投诉,但也有少数人支持孙女士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很简单: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合就不该有“吸烟”的形象展示,孩子模仿怎么办?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话看似有理,但忽略了纪念馆展示的是“历史形象”,不是“推广吸烟”,说白了,控烟是对的,保护青少年也是对的,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修改历史、扼杀真实”的理由。

反对投诉的网友认为孙女士这是小题大做,更是不尊重历史。有网友说:鲁迅抽烟是事实,就像李白喝酒、苏轼爱吃东坡肉一样,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难道以后李白的画也要把酒杯涂掉,苏轼的像要把肉去掉?

图片取材于网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缺点,后人纪念鲁迅,是纪念他的思想、他的文字、他对民族的觉醒作用,而不是要把他塑造成一个“没有任何生活痕迹”的完美偶像,如果连他夹烟的样子都不能展示,那大家看到的,还是真实的鲁迅吗?

而且网友们认为,孙女士拿青少年当借口,其实是低估了孩子。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吸烟有害健康”,学校、家长、电视里都在说,难道会因为一幅鲁迅的画就跑去抽烟?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还有网友忧心忡忡地表示:今天能投诉鲁迅夹烟,明天是不是就能投诉朱自清的《背影》里父亲爬月台“违反交通规则”?后天是不是要投诉杜甫的“朱门酒肉臭”是“传播负能量”了?

这可不是大家杞人忧天,而是近两年来,类似的奇葩投诉实在是太多了。

图片取材于网络

之前有人投诉《西游记》里“孙悟空对唐僧不尊重”,有人投诉《熊出没》里“熊大熊二太暴力”,还有人投诉儿童动画片《小猪佩奇》,说“佩奇跳泥坑不卫生,会教坏孩子”,投诉《喜羊羊与灰太狼》,说“灰太狼总抓羊,太暴力”。

图片取材于网络

结果有些作品真的被删减、被修改,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好像动画片里的角色只能“吃饭、睡觉、说正能量语录”,才是最正确最完美的。

这些投诉看似是“为了公共利益”,其实本质上是“反应过度”,甚至是“伪装的高道德”。什么意思?就是有些人把自己的“个人喜好”当成了“公共标准”,把自己的“不舒服”当成了“所有人的不舒服”,觉得只要自己觉得“不对”,就有权利让别人改。

图片取材于网络

可问题是,公共空间和文化作品,本来就是“多元”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不喜欢可以不看,可以避开,而不是自己不喜欢,所以所有人都不能看、不能有”,这种“我不喜欢,就得改”的逻辑,不过是一种“道德绑架”。

还有一个原因导致现在奇葩投诉越来越多,那就是“投诉成本太低,效果却可能很大”。现在很多投诉平台都很方便,手机上点几下就能提交,而且一旦投诉被媒体关注,就很容易引发“舆论压力”。

图片取材于网络

有些机构为了“息事宁人”,哪怕知道投诉没道理,也可能会“妥协”,可这种做法,反而让更多人觉得“投诉有用”,哪怕是没道理的投诉,也愿意试试,反正“不费力气,成了就赚了”。

面对这些“奇葩投诉”,大家该做的不是“妥协”,而是“清醒”,要分清“合理建议”和“无理取闹”,要守住“尊重历史”和“尊重多元”的底线,就像鲁迅说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图片取材于网络

投诉该有“边界”,不能以“个人喜好”代替“公共标准”,不能以“过度敏感”否定“历史真实”,更不能以“道德绑架”逼着所有人都按自己的想法来。

那位控烟志愿者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她找错了方向,该管的是现实中的违规抽烟行为,该做的是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科普,而不是去修改一幅还原历史的画。

图片取材于网络

最后,想借先生的一句话收尾:“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放在今天,我们也该做“敢于直面真实历史”的人,不回避过去的不完美,不害怕争议的存在,用理性和常识,守护好我们的文化和历史,也守护好下一代该有的清醒和判断力。

参考资料:

九派新闻:2025年8月24日《游客投诉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夹烟墙画误导青少年,馆方回应:正在处理》·

潇湘晨报·晨视频:2025年8月25日《“不会因为一个人投诉就盲目更换!”鲁迅夹烟墙画被投诉,绍兴文旅:各地网友意见一致》

来源:此间一叙a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