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再盲目追求品牌:这不是消费降级,是聪明的消费进化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5 17:20 1

摘要:都在聊消费降级,珠宝圈也一样,一颗永流传的钻石在国内已经不香了,钻石变成了一颗简单的“石头”(本来也是石头)。奢侈品十倍的品牌溢价也被许多人熟知,盲目的追捧奢侈品首饰也变得不再那么狂热。

都在聊消费降级,珠宝圈也一样,一颗永流传的钻石在国内已经不香了,钻石变成了一颗简单的“石头”(本来也是石头)。奢侈品十倍的品牌溢价也被许多人熟知,盲目的追捧奢侈品首饰也变得不再那么狂热。

在小编看来,这不是简单的“降级”,而是一场非常精明和理性的消费进化。年轻人不是在将就,而是在用更聪明的方式,追求同样甚至更高的价值感。

以下是大家常用的“聪明消费”操作,看看你中了哪几条:

不再是盲目追求设计和造型,而是更关注材质和质量。

从K金/铂金到“999足金”

操作:以前觉得足土,现在真香。因为“金价保值”的概念深入人心,买足金首饰既是饰品也是另一种存钱方式。按克重买,工费太高的一律不考虑。

心理:“万一哪天急需用钱,这个还能换钱。”——安全感拉满。

从高价品牌银饰到源头好货

操作:不追求Tiffany、Pandora等品牌的品牌溢价,转而寻找国内优秀的银饰品牌、工作室作品,甚至直接去水贝(国内最大的珠宝批发市场)找工厂货。同样的925银,价格可能只有大牌的1/5。

心理:“我为设计买单,不为Logo付费。”

拥抱“不锈钢战士”:钛钢、医用钢

操作:这类材质硬度高、抗过敏、不掉色、价格极低,特别适合买来搭配着玩,造型感强。很多小众、酷辣的款式都是这个材质。

心理:“19.9包邮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戴个款式就好。”

“假”宝石也理直气壮:莫桑石、培育钻石

操作:不再执着于天然宝石。莫桑石(Moissanite)的火彩和硬度堪比真钻,价格是钻石的1/10;培育钻石(Lab-Grown Diamond)则是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一样的真钻石,价格更低。用于日常佩戴,毫无压力。

心理:“看起来一样闪,钱省下来干点别的不好吗?”

购买决策不再依赖商场柜台,而是全网比价,深度研究。

从专柜到线上

操作:天猫旗舰店、京东自营是基础操作。小红书、抖音直播间蹲优惠是常态。还会在1688(阿里巴巴批发网)上直接寻找工厂源头店,价格通常是零售的一半甚至更低。

心理:“同样的东西,凭什么因为你有个柜台我就得多付一倍的钱?”

从全新到中古/二手/Vintage

操作:在闲鱼、红布寺、只二等平台淘几乎全新的二手首饰,或者有年代感的Vintage首饰。既能用低价买到原价很高的好东西,又环保独特。

心理:“淘货的过程就像寻宝,既有成就感,又避免了撞款。”

从盲目跟风到“长期种草”

操作:看中一件不太便宜的首饰,不会立即下单。先加入购物车,晾它一两周,如果还想要,再等大促(618、双11)、会员节时用满减和优惠券拿下。

心理:“延迟满足,避免冲动消费。用时间换空间(价格空间)。”

买的更少,但更好;不为别人买,只为自己高兴。

“一件永流传”取代“季抛式首饰”

操作:不再买一堆几十块、戴一两次就掉色的快时尚首饰。预算集中起来,投资一件质感好、设计经典、可以常戴的百搭款(比如一条简单的金链子、一对小珍珠耳钉)。

心理:“少而精,才是真的省。”

为场景和心情买单

操作:承认有些首饰就是买来搭配特定衣服或者应对特定场合的。对于这些需求,坦然接受平价替代品,不赋予其“传家宝”的沉重期待。

心理:“我知道它的使命就是陪我美几次,完成使命就好。”

DIY的快乐无价

操作:自己买散珠、配件(米珠、天然石、淡水珍珠等),按照教程串手链、编项链。成本极低,但成就感满满,而且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专属款。

心理:“做的不是首饰,是治愈和放松。”

旧物改造,焕发新生

操作:把妈妈甚至奶奶留下的老首饰拿去金店清洗、改款。比如一个老金戒指熔了重新打个当下流行的款式,花费一点工费,得到一件既有情感价值又时尚的新首饰。

心理:“这波是情感和经济的双赢。”

写在最后:

这不是“降级”,这是一种更聪明、更自信的“智性消费”。

来源:HDiamonds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