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暑假模式”到“开学模式”,实用收心攻略帮孩子顺利迎接新学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5 16:38 1

摘要:新学期马上就要来了,从“暑假模式”转换到“开学模式”,不少家长都担心孩子不能快速适应更加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新媒体平台“首都教育”;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融媒体矩阵的“现代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北京学生健康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推送了学生

新学期马上就要来了,从“暑假模式”转换到“开学模式”,不少家长都担心孩子不能快速适应更加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新媒体平台“首都教育”;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融媒体矩阵的“现代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北京学生健康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推送了学生开学前的相关提示和建议。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开学在即,收心提示来咯

名师提醒

新学期要提前做好这几件事

来一场家庭版“开学典礼”

刘金亮(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小学):

如何把“行万里路”的孩子切换到“读万卷书”的轨道上来,这是即将迎来孩子开学季的不少家长面临的一个问题。

有道是“生活需要仪式感”。每逢开学,学校都会举行开学典礼,意在告知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开始了,请大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其实,咱们在家里不妨也给孩子来一场“开学典礼”。

区别于学校版开学典礼的盛大隆重,家庭版“开学典礼”主打的是一个润物无声。这里把家庭版的“开学典礼”四个字加上引号,因为它本质上不是一场典礼,而是一件可以对孩子起到实实在在心理暗示作用的小事。比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小屋子好好收拾一遍,把床单、枕巾都换成新的,意在用虔诚的心态迎接新学期;又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新的作息时间表,这个时间表有别于去年,意在告知孩子新的学期有新的目标和挑战;再比如,家长可以送给孩子一件有意义的小礼物,意在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又前进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类似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很多,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从中感受到他们的暑假已经告一个段落,自己将要踏上一段新的征程。此时此刻,他们的小心灵想必是有一点点触动的,他们会思考着,我应该去做点什么了。

心理学认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暗示有助于孩子克服焦虑心理,培养乐观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增强面对新事物的信心。而咱们的家庭版“开学典礼”就是要给孩子一次私人订制的心理暗示,让孩子们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顺利地进入学习状态。当然,这种暗示的方式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而异地精心打造。

学校的典礼如响鼓,直击心扉;家里的“典礼”如丝竹,娓娓而来。两相呼应,相得益彰,家校合力,岂不美哉?

开启“上学模式”

让成长永无止境

乔萌(北京市海淀区锦秋学校):

告别了欢乐的暑假,我们即将迎来新学期,生物钟即将调成“上学模式”。那么,如何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我想以“在独立思考与虚心学习中做更好的自己”为主题,给学生和家长们一些建议。

什么是独立思考?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不依赖外界的权威或他人的观点,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独立思考之外,还需虚心学习,这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在新学期,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将独立思考与虚心学习结合起来,做更好的自己。

首先,保持好奇心,对未知保持敬畏。好奇心是独立思考的源泉,它驱使我们不断提问,不断探索。同时,敬畏未知让我们保持谦逊,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边界,从而更加渴望学习。其次,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吸收知识,更要学会质疑和分析。面对不同的观点,我们应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其合理性,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再次,勇于表达,善于倾听。独立思考后,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从不同的声音中寻找灵感和启发。真正的学习,往往发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最后,持续反思与改进。独立思考和虚心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应定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寻找改进的空间,让自己的成长永无止境。

对于家长而言,要为孩子创建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关心不包办,过问不叨扰,做一名好家长。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家长以孩子的角度探讨问题。通过讨论,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孩子虚心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一名好队友。孩子是家庭的小主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们鼓励家长建立和孩子平等的沟通环境,做一名好朋友。

真正的智慧,不仅来自于书本,更来自于生活的体验和内心的感悟。新学期,愿同学们都能将独立思考与虚心学习融入日常,做更好的自己。

假期收心“两步走”

轻松蓄力新学期

郭红娟(北京市燕山向阳小学):

随着开学脚步的临近,不少家长开始焦虑,担心孩子状态差。其实,只要家长做好以下两点,就能帮学生尽早收心,轻松“拿捏”新学期。

制定计划要周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期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在学期初就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学习中约束和激励自己,从而朝着心中的目标去努力。重点来了,计划书要全面,除了学习计划、作业安排,还要包括锻炼计划、劳动计划、娱乐计划、手机专用计划等。家长可以参与到计划书的撰写中来,给建议、定模式、签承诺,因为计划书越正式,学生越会认真对待。在临近开学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调整作息,按照定好的计划,循序渐进地与新学期逐步接轨。

心理调适不可少。每个孩子在开学前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焦虑,作为家长要接纳孩子的这种情绪,并要采取积极的方式帮学生进行调适。我们不妨给孩子安排一个别开生面的迎新仪式。在熟悉的上课铃声中,带孩子走进他的房间,双手逐一抚过代表“心想事成”“节节攀升”“大吉大利”的水果。然后让孩子写下每周心愿卡,封存在记忆宝盒中。最后,让孩子在放有盲盒礼物的书桌前坐下,亲手拆开礼物,给自己的书桌来一场DIY装饰,让孩子在动手参与的快乐中彻底舒缓下来。

新学期,新开始。家长只要掌握这些“法宝”,就可以帮助孩子在学期初元气满满,到学期中动力十足,至学期末信心百倍,轻松“拿捏”整个学期。

10条学生心理调适指南一定要看

心理安全不仅仅意味着避免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让每个人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暑期接近尾声,这一份心理调适指南,希望能帮助孩子们和家长们更好地度过接下来的假期。

1

首先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

2

研究发现:拥有个人兴趣爱好的人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鼓励孩子尝试新的活动或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科学实验、手工艺等,以丰富假期生活。

3

大量研究表明:频繁的积极暗示能够帮助预防个体可能遭受的迷茫、疾病和心理障碍。教育孩子要善于看到事情积极的方面。对于眼前的事情,要从积极、正面的视角去下定义。

4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孩子交朋友。满足孩子的安全感、被尊重感,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爱的。

5

允许孩子宣泄情绪。发现孩子的异常变化,家长要耐心询问及倾听孩子诉说的困难和痛苦。对孩子表达出真诚的关心和理解,并反复地疏导及鼓励。

6

鼓励孩子用言语或绘画、写日记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情绪。也可以让孩子学着探索适合自己的良性减压方法。如果长时间无法自行调节,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7

临近开学,家长需要逐步减少孩子的娱乐时间,尤其是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室外运动少的孩子,家长还需逐步适量带孩子进行室外运动,以免开学后突然增加的室外活动对孩子造成不适。

8

帮助孩子总结假期收获,鼓励孩子与同龄朋友保持联系。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聚会或活动。家庭成员也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时间,一起玩游戏、做手工或观看有意义的电影。

9

要给孩子一到两周的适应时间。开学后孩子最不适应的,可能是紧凑的作息时间和紧张的学习节奏,家长要尽量避免催促、指责孩子。提要求要循序渐进,允许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

10

来源: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