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肺癌晚期,自费1.2万元做手术切除主病灶,术后一年体感良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6:12 1

摘要:2024年6月16日,蒋女士父亲65岁,CT报告显示肺部有肿瘤,纵隔淋巴已出现转移。两天后的,蒋女士陪同父亲前往浙江省肿瘤医院就医,经过一系列检查,蒋女士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主病灶大小为2.2×1.5厘米,还有单个远端骶骨转移。

2024年6月16日,蒋女士父亲65岁,CT报告显示肺部有肿瘤,纵隔淋巴已出现转移。两天后的,蒋女士陪同父亲前往浙江省肿瘤医院就医,经过一系列检查,蒋女士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主病灶大小为2.2×1.5厘米,还有单个远端骶骨转移。

好在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存在egfr19突变,有靶向药可以吃,2024年7月9日起,蒋女士的父亲开始服用伏美替尼进行治疗。9月9日,蒋女士的父亲第一次复查,发现各项指标有了明显好转,主病灶也缩小到1.0×0.5厘米。医生根据复查结果,说寡转移可以考虑手术机会。蒋女士认为手术之后才能真正治愈,再不济也可以延长药物耐药性,就决定让父亲做手术。

9月26日,是蒋女士父亲手术的日子,手术排在当天第二台。当天上午11点左右,蒋女士的母亲陪着蒋女士的父亲前往手术室,但由于手术室门口不让家属陪同,蒋女士的母亲很快便回到了等候区。

之后,蒋女士和母亲一直等到下午4点多,护士站的广播才传来消息,说蒋女士的父亲即将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幸运的是,蒋女士的父亲被推回来之后看起来精神状态不错,还能和一家人聊天。

聊了一会儿后,蒋女士的父亲便闭眼休息了,蒋女士的母亲这才终于放下心来。之后蒋女士一家商量着轮流换班陪护,当晚由蒋女士的妹妹陪着母亲守夜,第二天则换成蒋女士和老公负责白天的陪护。

9月27日,蒋女士的父亲开始发低烧,蒋女士找了医生,医生说温度不高,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给了一个冰袋。另外,早上医生查房时提到,蒋女士父亲的排气情况不太好,给加了一点低压排气。

很快,护士过来撤走了导尿管,并叮嘱要尽量多走动。当天上午10点多,蒋女士的父亲想起床上厕所,由于他感觉伤口不怎么疼,精神状态也不错,下床后便自己提起导流管,拒绝了蒋女士的搀扶,上完厕所后也自己走回了床边。

可就在躺下后,意外发生了,蒋女士的父亲突然露出难受的表情,蒋女士紧张地询问情况,蒋女士的父亲说感觉后背有一股气在窜动,涨得特别疼,脸上还直冒汗珠。蒋女士赶紧去叫护士,护士了解情况后立刻赶来,还带来了当天下午要给蒋女士父亲挂的止痛药,给蒋女士的父亲挂上了。

好在止痛药效果很好,没多久蒋女士父亲的疼痛就止住了,紧绷的身体也慢慢舒缓下来。蒋女士连忙叮嘱父亲,以后感受到疼痛一定要早点说,别硬扛,蒋女士的父亲也一脸后怕地答应了。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止痛药药效退得很快,到下午2点左右,蒋女士的父亲又开始感到疼痛。蒋女士紧急呼叫护士,可护士却说,蒋女士父亲的止痛药已经用完了,要再用药的话,需要医生开药,再从库房送上来。

蒋女士又赶紧跑去找医生,医生来得很快,查看完蒋女士的父亲的状况后立刻去开了止痛针。在等止痛针的时候,床边CT检查开始了,蒋女士的父亲在浑身疼痛难忍的情况下,还得配合检查,蒋女士心里满是心疼,急得不行。

后来不知道过了多久,止痛针终于送来了,这次是针剂,直接打了屁股针,药效比挂水快很多,蒋女士父亲的疼痛很快就止住了,但他的状态明显比昨天手术刚出来时差了一些,后背和床单也全被汗水浸湿了。

疼痛缓解后,医生又过来给蒋女士的父亲做了检查,观察了引流情况,结果还是认为引流效果不好,于是给蒋女士的父亲换了一个电动的引流设备。然后,蒋女士的父亲的低烧还是一直反反复复,血检结果显示,蒋女士的父亲体内炎症比较严重。于是,医生便给蒋女士的父亲换了加强版的消炎药,还增加了用药次数。

好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到10月14日早上查房时,医生看了一眼引流袋,便说可以办理出院了。然后,蒋女士父亲的这次手术,住院总费用是6万多元,合计住院20天,报销后个人只支付了1.2万元,蒋女士心里满是感激,感谢国家的医保政策。

蒋女士的父亲回家后,精神状态一直很好,就是身体还比较容易累,在回家后的一个礼拜左右,大多数时间还是以卧床休息为主,偶尔会下床走走路、坐在椅子上玩会儿手机。大概一个礼拜后,蒋女士的父亲每天晚上都会去河边散步,来回半个小时,既能锻炼身体,还能锻炼肺活量,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了。

到了复查的时间,蒋女士提前几个月就给父亲预约好了复查项目,包括胸部平扫、脑颅MR、血常规+生化+肺部肿瘤标志物。12月31日早上8点半,蒋女士和父亲准时到了医生的诊室,找医生看诊。

当天,由于胸部平扫报告还没出来,医生只能来回翻看已有的报告,这让蒋女士的心紧张得不行。好在医生说,虽然胸部平扫报告没出,但从影像上看没什么大问题。医生建议对骨转移的部位进行放疗,并且当场就联系了放疗科的主任。

放疗科主任接待蒋女士时,给出了两个治疗方案,一是做可以走医保的SBRT定位放疗,报销后费用大概1.7万元左右,二是做更精准的射波刀治疗,需要全自费3万元,不过副作用更小,效果也更好。

蒋女士问医生两种方式的治疗结果差别大不大,医生表示两种方式都能清除骨转移部位的癌细胞,射波刀会更好一些,但整体差别不大。蒋女士的父母当机立断决定做放疗,可蒋女士却在选择哪种方式上犯了难,蒋女士当然想选效果更好的射波刀,但后续的治疗费用是个问题。

后来,蒋女士最终选择的是SBRT定位放疗,一共放疗5次,每次计量是8GY,总共40GY。放疗过程很顺利,放疗结束后,蒋女士的父亲也没有任何副作用,过年期间,家里亲戚都说蒋女士的父亲脸色红润,整个人看起来特别精神,蒋女士一家都非常开心。

然后到现在,蒋女士的父亲目前体感良好,能吃能喝能出去旅游,术后咳嗽也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止住了,一切都好像恢复了正常状态。蒋女士感觉时间过的特别快,一眨眼就是一年了,去年父亲刚确诊时,蒋女士特别迷茫,现在蒋女士坚强多了,心中也有了希望,蒋女士希望父亲永远都不耐药,希望未来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能长长久久。

来源:每日健康故事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