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红眼病传播迅猛,4个预防方法要牢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5 16:18 4

摘要:随着气温持续温热,夏季及早秋成为红眼病的高发季。眼科门诊中,因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这种来势汹汹的眼部疾病究竟为何在夏季及早秋格外猖獗?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预防、有效应对?

随着气温持续温热,夏季及早秋成为红眼病的高发季。眼科门诊中,因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这种来势汹汹的眼部疾病究竟为何在夏季及早秋格外猖獗?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预防、有效应对?

红眼病为何“偏爱”高温天?

红眼病,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在夏季及早秋高发,主要与三大因素有关:

病原体活跃

高温高湿的环境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繁殖提供了 “温床”。例如常见的腺病毒,在 25℃ - 30℃的环境中,能快速复制,活跃度比其他季节高出 3 - 5 倍。

接触传播激增

夏季及早秋人们户外活动增多,游泳、戏水等行为频繁,公共泳池、水上乐园等场所若消毒不彻底,极易成为病菌传播的媒介。

眼表微环境抵抗力下降

夏季及早秋人体出汗量增加,汗液流入眼内,增加感染机会,若不及时清洁,也会破坏眼部的微生态平衡;此外,空调房干燥环境导致泪膜蒸发加速,眼表抵抗力减弱。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封闭环境也利于病毒在人群间传播。

红眼病传播:看不见的“触碰陷阱”

红眼病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及飞沫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患者眼部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体,健康人接触患者使用过的毛巾、脸盆、眼药水等物品,或与患者共用枕头、床单,病原体就会趁机侵入眼部。

间接接触传播

在公共场合,如健身房的器械、图书馆的桌椅等,若被患者污染,后续使用者不经意间揉眼,也可能被感染。

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在病毒性急性结膜炎红中也较为常见,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携带病毒,近距离接触时易进入他人眼部。

红眼病的潜伏期短,一般 1 - 3 天就会发病,起病急,往往一夜之间双眼红肿,且传播速度极快,极易在家庭、学校、游乐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引发流行。

红眼病早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红眼病早期症状具有明显的特异性。

眼红

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结膜充血,患者会感觉眼白发红,严重时整个眼球表面都呈现鲜红色,如同兔子的眼睛。

分泌物增多

大量分泌物也是早期的重要表现,晨起时上下眼睑常被黏稠的分泌物黏住,难以睁开。

烧灼感、异物感

眼部会出现强烈的异物感和烧灼感,仿佛有细小的砂砾进入眼中,眨眼时不适感加剧。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眼痒、畏光、流泪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视力模糊。对于腺病毒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在眼红症状减轻时,会出现角膜浸润症状,引起视物模糊,应及时就医治疗。

全身症状

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红眼病,可能还会伴有发热、咽痛、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排查。

四大核心预防法:阻断传播链

想要远离红眼病的侵扰,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至关重要。

手部卫生——切断接触传播

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洁双手,尤其是在触摸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揉眼之前。避免用手直接揉眼睛,若眼部有不适,可用干净的纸巾或消毒湿巾擦拭。

个人物品——严防交叉感染

个人用品要做到专人专用,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枕头等物品,定期对这些用品进行清洗和消毒,可使用热水煮沸或含氯消毒剂浸泡。

水域防护——游泳安全指南

在公共场所要加强防护,游泳时选择卫生条件合格的泳池,佩戴密封性好的泳镜,游泳后及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眼睛,并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健康管理——增强身体抵抗力

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是关键,夏季及早秋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疑似感染红眼病该如何处理?

一旦怀疑感染红眼病,应立即采取正确措施:

隔离

首先要做好隔离,避免前往公共场所,防止传染给他人,同时居家休息,减少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看电子屏幕。

清洁

注意眼部清洁,每天晨起用生理盐水清洗结膜囊,清除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促进病情恢复。

就医及规律用药

尽快前往正规医院眼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和病原学检测,明确病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滴眼药水或涂抹眼药膏,切勿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一般来说,经过规范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红眼病 1 - 2 周可痊愈,病毒感染的红眼病病程稍长,约 2 - 3 周。

夏季及早秋红眼病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发病原因、传播特点,掌握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守护眼部健康,从细节做起,让我们清爽无忧地度过。

作者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王君怡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