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面对这一挑战,医学界强调“组合拳+持久战”的策略:既需要多手段联合治疗,又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才能真正实现临床治愈并最大程度降低肝癌风险。
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面对这一挑战,医学界强调“组合拳+持久战”的策略:既需要多手段联合治疗,又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才能真正实现临床治愈并最大程度降低肝癌风险。
乙肝四部曲
一、乙肝临床治愈:免疫调节是关键
乙肝临床治愈(或称功能性治愈)是指完成有限疗程治疗后,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续消失,同时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肝脏生化指标正常。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只靠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还必须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力。
目前,除了干扰素、胸腺肽α1等免疫调节药物被证实有效外,调节人体“内环境”也日益受到重视。例如,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免疫细胞功能,增强对病毒的清除能力;服用益生菌则能通过“肠—肝轴”调节肠道菌群,减轻肝脏炎症,间接支持免疫系统工作。
研究支持:一项发表于《Hepatology》的研究显示,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其HBsAg清除率达到9%左右,而单用抗病毒药物组仅为2%(Li et al., Hepatology 2020)。如果能够再结合中医药、站桩、补充维生素D、调节肠道菌群等,进一步优化乙肝患者的内环境,一定可以大幅度提升乙肝临床治愈率。
二、预防肝癌:抗病毒是基础,综合防护是保障
最大限度长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预防肝癌的基石,但并非唯一措施。如果患者处于不良环境中,如经常摄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如发霉花生、玉米),或长期接触工业毒物,即便病毒控制良好,肝癌发生风险仍会显著上升。
因此,“绿色环境”成为关键——包括饮食安全、空气质量良好、避免有害物质接触。此外,中医药中的传统锻炼方法(如站桩、太极拳)和艾灸也被一些研究认为可调节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辅助防癌。
研究支持:一项长达10年的随访研究指出,持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肝癌发生率显著降低,10年内累计发生率为7.8%,而治疗不规范或中途停药的患者则高达20.4%(Wu et al., JAMA Oncology 2019)。若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及环境干预,肝癌风险一定会显著下降。
对付乙肝,没有单一速效的“神药”,必须多管齐下:抗病毒、调免疫、优环境、强体质。同时,这是一场“持久战”,患者需保持规范治疗和良好习惯,定期复查,与医生并肩作战。
打好组合拳,抱定持久战,综合治疗,久久为功,为没有乙肝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门诊部 王春喜
来源:Sinocare三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