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干预美联储升级!要降息还安亲信改规则,央行要失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5 15:50 2

摘要:美联储理事的14年任期虽有制度规定,但实践中多数理事会在任期届满前卸任。不过,这一惯例正逐渐发生变化——据CapitalAlphaPartners的伊恩・卡茨(IanKatz)分析,部分美联储理事可能会选择留任,直至本党派的总统入主白宫,使美联储的人事安排带上

美联储理事的14年任期虽有制度规定,但实践中多数理事会在任期届满前卸任。不过,这一惯例正逐渐发生变化——据CapitalAlphaPartners的伊恩・卡茨(IanKatz)分析,部分美联储理事可能会选择留任,直至本党派的总统入主白宫,使美联储的人事安排带上更明显的政治色彩。

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的任职情况便是典型例证。库克于2022年由时任总统拜登任命加入美联储,先是填补了2024年到期的剩余任期,后又获得连任,按规定可任职至2038年。

近期,特朗普政府住房官员指控其涉及抵押贷款欺诈,特朗普更是威胁若她不辞职便将其解雇,但库克明确表示不会被胁迫辞职,并计划反驳指控,这也让外界对她的实际任职时长产生疑问。

卡茨在周三的报告中直言,“美联储越来越成为政治筹码”,特朗普已明确表态要将效忠者安插进美联储董事会,这使得理事留任与否的考量更贴近政治立场,从这一角度看,美联储正逐渐显现出与最高法院相似的政治化特质。

自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力度持续加大。他一方面不断要求美联储降息,另一方面因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未满足降息需求而频繁对其进行指责,甚至曾暗示可能解雇鲍威尔,虽然后来收回该言论,但又将矛头指向理事丽莎・库克,以解雇相威胁。

人事任命成为特朗普影响美联储的重要手段。他任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Miran),填补阿德里安娜・库格勒(AdrianaKugler)1月份提前卸任后留下的美联储理事空缺。

米兰不仅公开支持特朗普的降息呼吁,更在2024年与人合著论文,呼吁对美联储进行全面改革,核心是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这一任命引发广泛担忧,摩根大通分析师甚至警告,米兰的任命对美联储构成“生存威胁”,因为它暗示着修改《联邦储备法》、改变央行权力的潜在意图。

与此同时,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去留也备受关注。鲍威尔的主席任期将于5月到期,但他的理事任期可延长至2028年1月。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Bessent)认为,按惯例鲍威尔应在主席任期结束后卸任理事一职,但鲍威尔至今未明确表态自己的后续计划。

当前美联储的组成正处于关键变动期,特朗普任命的理事已达三位。尽管这一数量尚不足以影响由12名成员(含地区联储主席)组成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利率决策,但若特朗普能再任命第四位理事,便可掌控由七名理事组成的核心决策层,进而扭转利率投票结果。

更关键的是,美联储董事会多数席位将赋予特朗普任命者更大的掌控权。正如Axios指出的,这意味着他们可主导美联储的预算制定、人员配置,甚至影响地区联储行长的遴选——尽管地区联储行长由地区联储银行董事任命,但需经美联储董事会批准,而所有地区联储行长的五年任期均将于2月到期,这为特朗普阵营介入提供了重要窗口。

这种组成上的变化,正让美联储逐渐偏离以往“稳重、以共识为导向”的特质,走向与最高法院相似的分裂状态。最高法院的决议极少出现全体一致,意识形态分歧是常态;而过去的美联储则以共识为核心,即便是利率决议中的单票反对也十分罕见,但如今这一平衡正被打破。

美联储利率决议的“一致投票传统”正在瓦解,分歧决策逐渐成为新趋势。7月份的美联储会议已显现出这一预兆——两位特朗普任命的理事投票支持降息,与主张维持利率稳定的多数派意见相悖,成为分歧公开化的重要信号。

尽管鲍威尔在9月份的会议上为降息“打开大门”,但这并未带来决策共识。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弗里・施密德等FOMC成员仍持强硬立场,反对轻易降息。

这意味着未来FOMC会议上的反对票可能成为常态,后续降息的节奏也将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任命的官员持续力推鸽派政策,而其他成员则坚守紧缩立场,双方的辩论将为每次利率决策增添更多变数。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主席与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类似,虽仅有一票投票权,却在决策中拥有核心影响力。

因此,无论谁接替鲍威尔出任美联储主席,都需在观点日益对立的美联储内部,依靠自身说服力协调各方立场,这也将成为未来美联储治理的核心挑战。

来源:江话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