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车企,开始脱裤子放屁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5 14:03 2

摘要:本以为会用全新的纯电技术去弯道超车,结果“大电池小油箱”却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呈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本以为会用全新的纯电技术去弯道超车,结果“大电池小油箱”却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现在发布的新车,不少都会用上增程、插混的动力形式,几乎很少看到纯电的影子。

这其中,增程技术是最受欢迎的。

增程这项技术,早期是为了解决纯电车电池技术不成熟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本意是发动机不参与驱动,给电池发电后,再驱动车轮行驶。

这其中,大家最熟悉的理想汽车就是靠增程这项技术发家致富的。

在当时,市场都在发展纯电车型,希望能在纯电领域上取得突破。

而理想汽车却不跟风,反而用上了增程技术。

凭借着增程式驱动,用油发电,弥补了电车的续航焦虑。再往车内加上了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三种配置,迅速在市场上爆火,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一路高歌猛进,直至上市,成为首个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时至今日,理想L6的成绩依旧很出色,大部分家庭用户选车时,都会把理想汽车放在购物车里。

另外,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增程式汽车销量同比大增85%,市场份额突破10%,大电池版本超60%。

这项被誉为脱裤子放屁的技术,成为了各大车企的香饽饽。

值得一提的是,除理想外,也有很多车企靠着增程技术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这其中,就有零跑。

零跑汽车,可以说是新势力的黑马,在网络上,大家一度戏称其为小理想。

它的部分车型也有冰箱彩电大沙发,用的也是增程技术。虽然也有纯电车型,但它销量较好的车型都是增程车。

它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除了有理想的影子,最主要的是价格低。

理想的L系列,价格在20万—40万元左右,而零跑汽车则在10万—15万元左右。

有冰箱彩电大沙发、有增程技术、还有更低的价格,也难怪,零跑能成为新势力的黑马。

除零跑外,鸿蒙智行——问界的成绩也很出色。

大家都知道,问界M5在2021年12月发布,2022年开始交付。

起初,问界M5的成绩只能说是良好,2022年的销量仅为56855台。

但自从M7、M9上市后,问界的销量一路水涨船高。

2025年7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了47752台,其中问界M8为21564台,问界M9为10098台。

这里面,问界M9也有纯电车型,但90%的销量为增程车。问界M8也是增程,并且上市即爆款,后续也会推出纯电版。

看到这,可能大家对这个数据没概念,但要知道的是,问界M8的价格在30万—40万元左右。而M9更是来到了40万—50万了。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买得起这个价位的家庭,多数都是中产家庭。

再有就是小鹏。

过去小鹏汽车的大部分车型都是纯电,虽然一开始的成绩不是很出色,但自从MONA 03推出后,小鹏的成绩出现了好转。

但这并不妨碍小鹏看上了增程。

据悉,小鹏在2024年的AI科技日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全新的电动体系——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该体系基于全系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打造,融合了5C超充AI电池、静音增程器以及AI动力等先进技术。

这项决策,标志了小鹏正式进军增程赛道。

并且,根据工信部最新一期的申报目录上,小鹏的首款增程车型——小鹏X9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量产。

除小鹏外,智己的首款增程车,也要来了。

近日,智己汽车宣称,将在2025年8月15日发布新一代LS6增程版。

纯电续航达450km,综合续航1500km,百公里馈电油耗5.32L。

同时,智己还表述到:

“传统增程汽车的纯电续航普遍卡在200km—300km,用户至少一周充2—3次电。而我们直接往LS6里塞进一块66kWh的电池,成为首个纯电续航跨入400km的增程车。”

此番表态,证实了智己步入增程赛道的决心,甚至还要成为增程界的翘楚。

除这些外,小米、奇瑞、广汽、东风等车企也准备在增程领域上布局。

甚至合资品牌,也要做增程汽车。

2020年,大众集团中国CEO冯思翰直言到:“增程式电动车是最糟糕的方案。”

如今,大众的增程车型——ID.ERA即将亮相。

广汽丰田也来凑热闹,在之前的丰田科技日上,广汽丰田就表明:“未来一代汉兰达和赛那会用上增程技术。”

增程这个赛道,似乎越来越拥挤了。

对车企而言,增程已成未来。

纯电车在早期的时候,续航普遍在200km以下,充电速度还很慢。

虽然后面电池技术取得了突破,续航得到了提高,充电速度也得到了提高,但仍然会让很多人焦虑。

而增程的出现确实弥补了这一点。

但仔细斟酌后发现,车企们只是在脱裤子放屁。

因为目前的市场来看,增程就是他们能赚更多钱的途径。

大家要清楚,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目的是为了做到弯道超车,不再看西方人的脸色。

在过去,燃油车的技术专利都握在西方国家的手里,我们要想造出更好的燃油车,就绕不开他们的技术专利。

所以,我们就在新能源汽车上大力发展。

但目前来看,各大车企都比较懒惰,不怎么注重纯电车。

当然,这也不怪他们,市场对增程车的需求,远远大于纯电车。

除市场需求外,最大的影响,就是电池价格的下降。

据悉,截止2025年6月,国内磷酸铁锂价格呈下降趋势。动力型磷酸铁锂月均价为33874.6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3%;储能型磷酸铁锂月均价为32973.7元/吨,较去年下降14.5%。

这样的趋势,虽然使纯电车的制造成本降低了,但也让车企看到了商机。

增程车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电池小,比纯电车更具成本优势,如今,电池价格的下跌,更是锦上添花。

于是,把增程车的电池做大,就是车企看到的商机。

纯电车本来就没有增程车受欢迎,买增程车的用户一部分是为了体验纯电车的感受,一部分是为了解决续航焦虑。

所以,以更低的电池成本造出更大的电池放在增程车里,就是他们现在在做的事。

就比如8月15日要上市的增程版智己LS6就是很好的例子,纯电续航450km,综合续航1500km。

有快充、有大电池、还有更长的续航,也难怪,增程能成为用户的首选。

说好听点是取得了突破,用上了更新的技术;难听点就是塞了块更大的电池,续航更长了,技术原理还是增程,只是在脱裤子放屁。

增程技术是市场的主流,也是用户的需求。

需求多了,车企的钱包也鼓了。

车企纷纷用上增程,本意就是为了活下去,赚更多钱。

这么来看,车企也没错。

但别忘了,这种技术结构简单的配置,任何一家车企上,都会去用。

如果后续市场上都是增程车,那必然会打起一场价格战,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中国的车企,就是在脱裤子放屁。

用增程可以,但同时也希望车企能用增程赚的钱,在纯电车上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

毕竟我们大力发展新能源,是为了弯道超车,而不是去用这种落后的技术去主导市场。

最后,希望车企们能不忘初心。

来源:电动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