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常,我们认为三年是产品接受市场检验的核心节点,其底层逻辑在于,这个时长能完整验证产品的需求真实性、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与竞争壁垒稳定性,而非仅靠短期热度或营销造势的 “伪成功”。
通常,我们认为三年是产品接受市场检验的核心节点,其底层逻辑在于,这个时长能完整验证产品的需求真实性、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与竞争壁垒稳定性,而非仅靠短期热度或营销造势的 “伪成功”。
自2023年上市的台源酒,也即将面临三年大考。而就在近期,台源酒迎来了密集的品牌动作,先是宣布停产2023年上市款台源酒,随后新品台源红在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上闪耀亮相,再到8月20日官宣将为台源光瓶酒招募20家经销商……
种种迹象表明,台源酒正在完成从单品到矩阵的推倒重建。
瞄准大众消费场景,茅系首款光瓶酒问世
台源光瓶酒的问世,是茅台保健酒业深耕大众酱香消费市场的关键战略落子。其核心逻辑,是与亲民普及的市场需求深度绑定,真正推动茅系酱香走向大众日常,为茅系扩大酱香消费群体奠定根基。
从核心优势来看,台源光瓶酒的底气源于茅台家族出品的硬实力,每一处细节都紧扣品质信赖与消费者的真实诉求。
品牌方面,作为茅台集团旗下公司产品,台源光瓶酒自带茅系品质光环,无需复杂鉴别,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信赖基础。
品质方面,台源光瓶酒完整传承茅台传统酿造工艺,且于茅台核心产区酿造;同时坚持纯粮酿造、零添加。让大众消费者以亲民价格喝到正宗茅系酱香的醇厚口感,真正实现“喝得安心、饮得放心”。
口感方面,台源光瓶酒在口感上做了更贴合普适需求的优化。酒体呈现柔和酱香,顺口顺喉,无强烈刺激感,饮后不易上头、体感舒适,完美契合日常饮用的核心需求。
更关键的是,台源光瓶酒以不到百元的售价,打破了大众对“茅系产品必高价”的固有认知,让正宗酱香成为日常小酌、亲友欢聚时的平价优选。这种回归大众消费的主张,本质是茅台集团对“普及酱香文化、扩大茅系消费基本盘”的战略实践,通过台源光瓶酒这一桥梁,将茅系的品质基因渗透到更广阔的大众市场,为后续品牌矩阵化发展、应对三年市场大考筑牢群众基础。
双品发布,台源矩阵雏形初现
如果我们把此前上市的台源红与台源光瓶酒视为一个整体的营销事件,则更能看清楚茅台保健酒对台源酒的纵深布局。
此前推出的台源红专为宴席场景定制,延续茅香白酒传统酿造工艺,酒体更加醇和,层次更为丰富。价格上依旧坚守百元亲民定位,实现了“品质越级,价格普惠”,满足了大众在宴席场景下对高品质酱酒的需求。
而台源光瓶酒则以更具年轻感的设计,百搭家庭聚会、朋友小聚、个人独饮、户外露营等场景,凭借其高性价比和简约包装成为消费者的贴心之选。两者共同发力,最大化覆盖不同消费场景需求,构建起台源酒的产品矩阵雏形。
这种矩阵式布局是茅台保健酒公司系统化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通过丰富产品线,针对不同消费场景推出特色产品,能够更全面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高品牌在大众酱酒市场的渗透率。
通过矩阵化的产品打造,台源酒实现了消费场景的进一步精准适配,这有助于台源酒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提升品牌忠诚度,为应对三年大考积累用户基础与市场口碑。同时也有利于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台源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构建体系化竞争壁垒
台源酒走过的两年,是酱香型白酒市场从火热扩容转向深度调整的两年,也是线上和即时零售等销售渠道对白酒行业带来翻天覆地影响的两年,面对当前价格承压严重、渠道利润严重缩水的现状,茅台保健酒公司果断决定停产老版台源酒,这一决策彰显了其不破不立、将台源重新推倒重建的坚定决心,而新推出的台源红与台源光瓶酒,便是其破局的关键棋子。
从行业维度来看,台源酒的矩阵化发展顺应行业趋势,填补市场空白。
当前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消费逐渐回归理性,大众对白酒的需求更倾向于高性价比产品。在此背景下,光瓶酒市场快速崛起,中国酒业协会相关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100 元以下价格带成为白酒市场动销最好的价格带之一,光瓶酒在此价格带布局广泛,需求旺盛。台源光瓶酒此时入局,契合行业发展大势。
如果结合“茅系第一瓶光瓶酒”的标签,台源光瓶酒的市场潜力更值得期待,以往茅系产品多集中于盒装酒领域,在光瓶酒赛道缺乏布局,台源光瓶酒的推出填补了这一空白,丰富了茅系产品矩阵,使品牌能够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在产品端,茅台保健酒不断推陈出新,以更细化、更聚焦的产品设计和服务能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渠道端,茅台保健酒公司给予经销商更多自主权,让其主导区域市场运营,直接对接终端,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增强了台源酒的市场竞争力,也兼顾了合作方的共赢互利。
通过台源光瓶酒与台源红的双品联动,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茅台保健酒“品质升级+场景深耕+渠道革新”的突围路径——
• 以精细化运营应对行业竞争,用深耕场景、组织效率提升来取代粗放的渠道压货式增长;
• 顺应“消费民主化”时代,通过提升产品普惠性,来培育增量市场;
• 以产品体系化、营销场景化的思路来构建品牌的“生态型竞争力”,筑厚品牌竞争壁垒。
台源的“光瓶实验”,或许正是白酒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茅系开始以“亲民姿态”拥抱大众市场,这场自下而上的行业变革,或将重塑中国白酒的竞争格局。
来源:XN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