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盛夏傍晚,热风裹着孜然和烤面筋的香气,慢悠悠地回荡在中骏雍景府南侧的便民疏导点里。天光还亮,暑气未散,新设的摊位已经热闹起来——不再是往日西门路边零散躲闪的推车,如今的摊贩们有了统一的“家”,整齐的台面、干净的地面,连冰粉摊上摞着的碎冰都冒着丝丝惬意的凉气。
[x]
Player version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盛夏傍晚,热风裹着孜然和烤面筋的香气,慢悠悠地回荡在中骏雍景府南侧的便民疏导点里。天光还亮,暑气未散,新设的摊位已经热闹起来——不再是往日西门路边零散躲闪的推车,如今的摊贩们有了统一的“家”,整齐的台面、干净的地面,连冰粉摊上摞着的碎冰都冒着丝丝惬意的凉气。
“阿姨,这个凉皮多放点黄瓜,天太热啦!”穿着篮球背心、踩着拖鞋的大学生小陈一边擦汗一边咧嘴笑。“好嘞!小哥放心,俺家黄瓜今早刚进的,脆生生滴!”老板娘麻利地浇上一勺蒜汁,又顺手多加了一把绿豆芽,“以前在西门摆摊就跟‘打游击’似的,现在这干净整洁,咱踏实,你们吃着也舒心!”
不远处,穿着深蓝制服、额头沁着汗的城管队员小张也是个“00后”,他一边帮阿姨把被风吹歪的遮阳伞扶正,一边笑着说:“城市管理不是冷冰冰的条条框框,是把大伙的需求都‘安顿’好——年轻人爱吃爱逛,摊贩也要谋生,能把这两头都服务到位,才是真本事。”
这座年初才启用的临时疏导点,不像个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反倒像社区楼下突然长出来的清凉聚点——大学生顺手带走冰饮和炸串,下班的人拎一袋甜桃和凉菜回家,年轻的城管会提醒阿婆“地面注意防滑”,也会和奶茶妹聊一句“今天你这新品卖爆了吧”。
人间烟火气,不再散落在滚烫的街角,而是乘着晚风,落在有光有伞的摊位之间。城市的文明,不是因为没有了烟火,而是让每份热气腾腾的生活,都能在和制度的对话中安放自己。
夜幕渐垂,疏导点灯火通明,人流不减。这座小小的疏导点,已然超越了单纯买卖场所的功能,它成了城市治理创新的生动缩影——既守护了市容整洁的“面子”,又保住了民生烟火的“里子”;既满足了年轻人便捷消费的需求,又为创业者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空间;既展现了城管部门的柔性执法智慧,又促进了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它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证明:真正的城市文明,不在于消除烟火气,而在于让每一种谋生方式都获得尊严,让每一次消费体验都充满温度,让政策的善意最终化为百姓嘴角的笑容和心头暖意。这,正是现代城市治理最具青春活力的表达。
来源:舜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