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肉毒素让福建女孩呼吸困难,急送医院抢救!医生提醒:选择医美一定要 “三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5 09:00 2

摘要:近年来,医美逐渐融入大众生活,尤其在暑期和节假日,选择通过医美改善容貌的人越来越多。但变美这件事,真的只是 “选个项目、躺上手术台” 这么简单吗?

近日,

戚薇在直播中

回应 “吊梢眼” 争议,

坦言是因打肉毒素过量:

“打僵了,

整个眉毛完全动不了,

压眼睛…… 过量了。”

近年来,医美逐渐融入大众生活,尤其在暑期和节假日,选择通过医美改善容貌的人越来越多。但变美这件事,真的只是 “选个项目、躺上手术台” 这么简单吗?

●光电类,如激光美容、光子润肤、热玛吉、黄金微针等;

随着技术设备的升级,光电类和注射类项目被更多人接受,也被不少广告冠以 “轻医美” 之名。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王美水与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殷佳鹏均不认同这一说法,他们特别提醒,切勿认为“轻医美”,尤其是注射类美容简单无害。

“我曾接诊过最严重的案例是一位泉州女孩在私人工作室注射肉毒素后中毒,出现呼吸困难、血氧下降等症状,被辗转送到我院急救。” 殷佳鹏主任回忆,所幸救治及时,在呼吸机支持下,女孩最终脱离危险。

因为插管不能说话,女孩只能通过手写板与医护交流

据统计,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在一年半内,共收治12例因注射肉毒素引发不良反应的患者。所有中毒事件均发生在非正规医疗机构,出现的症状包括全身乏力、吞咽困难、眼睑下垂、复视、呼吸困难等。

此外,在非正规机构注射玻尿酸、鼻部填充剂等导致血管栓塞,进而引发皮肤坏死、甚至失明等严重并发症情况也时有发生。

出事的原因,有的是产品来源不明、成分不清;有的是在美容院甚至出租房里,由仅培训几天就上岗的人员注射。此外,专家提醒,比起手术可预知的风险和并发症,注射类产品引发的风险可能波及全身,有时反而更危险。

近年来,整形的需求有所变化。网红脸盛行时,不少人追求欧式双眼皮、欧式隆鼻。如今,大家更倾向于自然美,不仅要外观看不出痕迹,甚至希望手感也毫无破绽,这对医生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王美水主任与求美者交流沟通

面对络绎不绝的求美者,医生们时常扮演 “劝退者” 的角色。“临床上很多患者过度夸大了医美的效果,有些人在我看来根本没必要整形,我都会劝。” 王美水主任说,日前他就遇到一位女性,总觉得自己眼睛不好看,在多家民营机构做过眼角开大、提眉等手术,七八次后仍不满意,还想再做。

“其实她之前的手术是成功的,只是自己始终不满意。但同一部位反复手术,会导致局部组织瘢痕粘连,层次不清,再次手术风险加大。” 王美水向其科普风险和预期效果后,对方再三考虑,决定暂时不做了。

还有一位30岁男性求美者,五官形象立体,却总觉得自己脸有点 “发腮”,求诊时要求做双眼皮、开眼角、眼线手术,还想面部吸脂,以期整成某位明星的样子。

“我们详细告知他面部抽脂的风险:如去除过多可能导致脸部凹陷,且面部神经丰富,稍有不当可能引发面瘫等问题。此外,面部吸脂后从肿胀到恢复,再到配合塑形,需要较长过程。若术前未充分沟通,很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王美水表示,“临床上很少刻意按照明星或教科书模板整形,更多是根据患者自身条件设计,自然模拟出适合他们的形态。”

此外,有些求美者反复整形甚至上瘾,实则是心理问题,这类人更适合寻求心理科帮助。

殷佳鹏主任在做手术

殷佳鹏主任提醒,选择医美一定要 “三审”:

审机构:选择正规机构,可通过国家卫健委官网查询其执业许可信息,切勿选择生活美容机构或无资质场所。

审医生:主诊医师需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且有相关临床工作经历。

审产品:医美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应取得 “国药准字”“械准字”“械备字” 等合法批准文号。可通过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产品来源。

王美水主任提醒,医患双方术前一定要充分沟通与评估,全面了解项目的预期效果、可能存在的风险、术后恢复等情况,结合自身需求和身体状况,对医美效果做合理评估,不盲目跟风,理性选择。

医美虽能带来变美的可能,

却绝非毫无风险的 “美丽捷径”。

只有在充分了解相关知识、

谨慎选择的前提下,

才能让医美成为

提升生活品质的助力,

而非陷入美丽陷阱。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刘伟芳

来源:福建卫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