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了!今年确定离开CBA!他21岁就成为本土得分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5 03:04 2

摘要:林葳那一季,数据满天飞。分数每场就在那儿,篮板也有,助攻没落下,抢断还挺稳定。“本地最高分”这个标签贴到他身上,别人就忘不掉。球队因为他第一次尝到季后赛滋味,不过没走远,12进8这坎拦住了他们。两场季后赛对新疆,他分数蹦得更高,传球也顺,结果是没赢,两场都输了

林葳那一季,数据满天飞。分数每场就在那儿,篮板也有,助攻没落下,抢断还挺稳定。“本地最高分”这个标签贴到他身上,别人就忘不掉。球队因为他第一次尝到季后赛滋味,不过没走远,12进8这坎拦住了他们。两场季后赛对新疆,他分数蹦得更高,传球也顺,结果是没赢,两场都输了。

34场比赛,平均33。8分钟上场!

命中率挺不错,让数据有底气。投篮命中41。3%,三分球投得34。9%,罚球87。6%。这些数字,谁看了都明白他的意思——实力在那摆着。最后那一天,奖项到手,本土得分王。年龄21,这样的数据线,一般看不到。

赛季刚过,他就说要试着去NBA。消息发出来,选秀准备开始了。球迷都在盯着,同曦俱乐部不拦着,还鼓劲。NBA那边确认了他能参选,这流程走得够快。美国各队试训,身高1米91,体重85公斤,身板不小。试训期间,他不停和球队见面,谁都想看看他现场什么样。投篮开空间,组织带人,这几样给大家瞅了。可选秀夜那天,没有一个球队叫他的名字。大会一结束,落选这事板上钉钉。他没歇着,继续找路。

失落之后,林葳没停。7月3日,国内新闻说他想试试看G联赛。五天后,G联赛国际球员选秀那天,德克萨斯传奇用第8顺位挑了他。传奇是独行侠的下属队,把帽子送给他,这一步算人家认可他实力。合作还没马上定,团队开始聊细节。选中消息传回国内,同曦很快祝福,这支持没断。球迷网上聊个没停,议论热烈。

被传奇队选,中途又收到了不少邀约。德国有球队发合同,日本也联系他,澳大利亚的NBL递出合作意思。可大多数队名单都已经塞满,给的发展球员席位,收入低,机会也不好拿到。NBL主教练说他的防守还不足,还对新外援有点不和。选项全摊开,林葳团队花不少时间评估。澳洲那边虽然来劲,结果时间没赶上,黄金期过去了。

美国NCAADivision1这边也送来邀请,新规允许国际球员赚点钱,这对他挺吸引的。团队把G联赛跟NCAA对比。前者,钱少,竞争激烈,位置没保障;后者,比赛多,训练和提升都能抓住。年纪还小,发展空间大。这一轮权衡后,NCAA成了更优方案。7月9日,新闻说他手头有三份主方案:G联赛、NBL或NCAA。

季末,同曦正式给澄清信放出来,表示林葳下赛季不会回来了。这信一开,俱乐部态度鲜明,个人和中国篮球都能受益。他的经纪人更新社交说,德国、日本、澳洲,还有NCAA,邀约陆续评估。后面消息明确,他最终不跟传奇队签,G联赛这条路放弃。

8月1日,新一波新闻,林葳决定出国打球。同曦队没留人。球迷圈一片热议,有人觉得是损失,有人支持决定。经纪人透露,澳洲NBL没戏,名单多,薪资低,发展席位又少。团队一整体考虑,方向锁定NCAA。8月23日,网络直播里提到,他新赛季要去NCAA,具体是哪座学校还没定,预计很快就官宣。

选择NCAA理由很简单。G联赛,钱不多,竞争压得厉害,不稳。大学联赛比赛场次不少,训练机会多,尤其是体能和防守,大有可提升空间。媒体说,如果走发展联盟,不一定能抓住机会;大学联赛则可以慢慢铺路冲NBA。林葳和王俊杰,两人成了同行对手,王俊杰也准备明年选秀,不回本地联赛。

同曦队失去林葳,阵容变化大!

季后赛和常规赛表现突出,现在离队,球队要重新布局。CBA整体也有波动。杨瀚森转签开拓者,曾凡博去篮网打短约,崔永熙力求再进NBA,王俊杰转NCAA。这一走一大片,青岛和首钢也少了核心,但联盟和篮协支持球员出走,希望未来能回来带动中国篮球。

这一整个过程,从奖项到选秀再到海外方案,环环紧扣。每一步都有名实,团队不急,处处比较。NBA政策方面,国际球员如果选NCAA,不能2026再一次选秀,这他心里清楚。最终,目标还是NBA,路径要从美国大学走起。

林葳的选择,国内外议论不断。有些人说,留在CBA能托顶薪,600万没悬念;出国打球不确定,钱也不是太多,还要面对拼抢。选择出去,是冲一把。评论区分析,这对提升空间有好处。以往姚明、易建联,都是首轮入选NBA,王治郅、周琦次轮,杨瀚森首轮16顺位。林葳被第8顺位选中,底子不低,但中途转学NCAA,算是调整,适应实际情况。

澄清信公布后,林葳团队持续敲定学府。8月4号之后,消息确认不去传奇队训练,直接奔大学联赛。经纪人预备和新校官宣。整个夏季,邀约像流水线,团队只评估,不慌不乱。网上留言不少,建议他别耽误发展时机,拼劲训练。

林葳的路线和其他同龄球员有些共通。崔永熙前阵子在篮网,力争回到NBA队伍;曾凡博签短合同,先适应再看机会;杨瀚森用四年合同锁住大额薪资。中国年轻一代都喜欢走出去,这是近年新趋势。中国篮球协会鼓励尝试,觉得长远来看,国家队水平被拉起来。亚洲杯拿到银牌,距离奥运更近了,靠这些球员积累经验。

单看林葳,21岁就收获大数据和奖项,起步一点不低。选秀落选是一记冷水,发展联盟选中后又转路,选择NCAA,全是实际邀约和理性选择。球队名单已满,NBL和德国、日本虽然稳,但没决定去。最终评估,NCAA可以训练成长,挑战最大可能。学籍还可灵活操作,NCAA新规乱变,方向也是多种。

今年,林葳确定没CBA,俱乐部态度明确,球迷各持看法。下赛季联赛少个主将,整体火力减少。国外闯荡,经验积累。中国球员越来越多这一路线,国家队才会有更强资本。亚洲杯成绩上去了,大家关注度也高。

所有环节,从数据到海外决定,每一项都实际发生。林葳落选后没停下,选中发展联盟又跳去大学,全都拧紧核查。团队拿到邀约,不急一步签,总结薪资、赛场机会、发展空间。下一步,没CBA新赛季,大学联赛成新路口。他的目标,说的很明白——在海外拓路。

来源:豫哥说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