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一些长期无人运营、内容停滞、功能瘫痪、管理缺失的“僵尸网站”,如同一颗颗毒瘤,正悄然侵蚀网络生态。这类网站浪费网络资源,威胁网络安全,已成为数字时代亟待清理的“死角”。
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一些长期无人运营、内容停滞、功能瘫痪、管理缺失的“僵尸网站”,如同一颗颗毒瘤,正悄然侵蚀网络生态。这类网站浪费网络资源,威胁网络安全,已成为数字时代亟待清理的“死角”。
“僵尸网站”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是损害政府公信力。部分政府网站内容长期不更新,政策信息陈旧、办事指南失效、联系方式错误,甚至有网站被恶意篡改悬挂不良信息等,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二是威胁网络安全。一些“僵尸网站”被黑客攻击篡改,沦为传播色情赌博、网络诈骗,钓鱼链接和网络病毒的温床,严重威胁公民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三是浪费网络资源。它们占用域名、服务器、IP地址等资源,拉高了互联网整体运营成本,同时增加网络监管难度,扰乱网站运营秩序。
整治“僵尸网站”,是一场事关全民的持久战,需要多方协同、持续发力。
网站运营人员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网站不仅是展示自身形象与业务的窗口,更是网络生态中的重要一环,运营者应当定期更新内容,确保信息时效性与准确性。对于废止的网站,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时申请注销备案,并关闭互联网接入,从源头上避免网站“僵尸化”。
网络管理部门要创新践行监管职责。要善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全面、实时的监测系统,对网站访问、内容更新、服务器状态等进行多维度分析,实现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的转变。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升网站运营人员法律素养和责任担当。
广大网民要主动参与网络治理。要自觉抵制内容陈旧、页面异常、服务失效的网站,不访问、不传播,切断其流量来源;主动参与网络监督,发现“僵尸网站”,及时向网信、通管等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僵尸网站”整治,关乎网络空间的清朗,也关乎每一位网民的切身利益,让我们一同携手,联合发力,促进网络空间更加健康、有序。
来源:玉乡镇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