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他一走近就发现,这棵枫树下面长着1棵没有主干的小树,树干上竟然长着一片片的木板一样的结构,就像是翅膀一样。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14年7月的一天,家住衡阳的一位游客来到湖南省炎陵县策源乡梨树洲村游玩。
走到村里的一条小溪边的时候,他看见了一棵非常高大的枫树,于是就走过去仔细观看。
结果他一走近就发现,这棵枫树下面长着1棵没有主干的小树,树干上竟然长着一片片的木板一样的结构,就像是翅膀一样。
他觉得非常神奇,于是招呼一起来旅游的同伴过来观看,还不停地惊叹树竟然长翅膀了!
后来游客遇见奇特树木的事情传开了,林业科技人员辨认之后,发现这种树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药材树木,而且野生的已经非常罕见了。
不过因为它长得非常特别,所以在北方的一些地方经常会人工繁殖这种树木,然后将它当成观赏树木栽种在公园里面。
那么究竟是什么树木这么珍贵呢?
«——【·长翅膀的树·】——»
这种植物叫做鬼箭羽,又叫蓖箕柴,学名卫矛,是一种独特的落叶灌木,属于鬼箭羽科鬼箭羽属植物,通常能长到1-3米高。
它的茎干呈现出直立或斜生的姿态,枝干呈四棱形,棱上长有狭翅,这些翅一般为2-4列,颜色多为棕褐色,宽度最宽可达1.2厘米。
这些翅整齐地排列在枝干上,也正是因为这些形似箭羽的翅,它才获得了“鬼箭羽”这一形象的俗称。
不过,对于一些生长年限较长的老树来说,其分枝有时可能没有这些翅,这可能是由于生长环境的变化或树体自身的生长状态导致的。
鬼箭羽的叶片为单叶对生,质地如同纸质一般,轻盈而有韧性。
叶片的两面都光滑无毛,触摸起来十分顺滑,羽状脉清晰可见,为叶片输送着营养物质,保证叶片的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
鬼箭羽的花为聚伞花序,通常生长在叶腋处,花朵虽然较小但却有着独特的美感,颜色为白绿色,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鬼箭羽的果实为蒴果,成熟时会呈现出紫红色,给人一种艳丽的视觉冲击。
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会进行1-4深裂,基部相互连合,裂瓣呈椭圆状,每个裂瓣内通常含有1-2粒种子。
鬼箭羽是一种喜光植物,在自然环境中,鬼箭羽常常生长在林缘、草地等光照较为充足的地方。
不过,鬼箭羽也并非完全不能适应阴暗的环境,它具有一定的耐阴性,能够在半阴的环境下生长。
但如果长期处于阴暗的环境中,鬼箭羽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植株可能会变得瘦弱,叶片的颜色也会变浅,失去原本的光泽,开花结果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鬼箭羽对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它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能够在温带地区安全越冬。
同时,鬼箭羽也比较耐旱、耐瘠薄,在一些土壤肥力较差、水分相对不足的环境中,依然能够顽强地生存下去。
鬼箭羽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扦插、播种等,其中扦插是较为常用的方法。
在进行扦插繁殖时,通常选择树体上部的新生枝条作为插穗,因为这些枝条生长健壮,生命力旺盛,扦插后更容易生根发芽。
鬼箭羽的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在世界多个地区和中国多个省份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不同的分布区域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种群特点。
鬼箭羽原产于东亚地区,在中国、日本、韩国、布里亚特等国家都有自然分布。
此外,鬼箭羽凭借其较强的适应性,被引种到美国多个植物园中进行栽培。
在中国,鬼箭羽的分布也十分广泛,原产于中国中北部、中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鬼箭羽之所以被视为珍贵的植物,不仅仅是因为其野生资源的稀少,更在于它在药用、观赏、生态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鬼箭羽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其根、带翅的枝及叶均可入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更是发现,鬼箭羽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300余种,这些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这些药用价值使得鬼箭羽在中医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然,鬼箭羽的观赏价值也十分独特,它的色彩变化和形态特征使其成为园林景观中的佼佼者。
早春时节,鬼箭羽的嫩叶呈现出紫红色,夏季,叶片变为浓郁的绿色,到了秋季,叶片又会变成红艳耀目的颜色。
鬼箭羽枝干上的木栓翅也是其独特的观赏点,这些翅形状如箭羽,又像梳篦一样。
此外,鬼箭羽的蒴果宿存时间较长,成熟后裂开,露出橙红色的假种皮包裹的种子,色彩鲜艳夺目,在秋冬季节万物凋零的时候,依然能够为园林景观增添一抹亮色。
最后,鬼箭羽还能抵抗土壤的中度污染,对于盐碱土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在一些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区,如盐碱地、矿区废弃地等,种植鬼箭羽可以起到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作用。
它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其落叶腐烂后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尽管鬼箭羽具有多种价值,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鬼箭羽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其数量逐渐减少,如今已十分罕见。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许多原本生长鬼箭羽的地方被改造成了农田、建设用地等,导致鬼箭羽失去了生存的家园。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棵鬼箭羽,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让这种神奇的植物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长,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医药事业和园林景观等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
株洲网《游客在炎陵梨树洲发现一奇树》2014-7-7
来源:牧子说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