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令人惊叹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四川凉山州一名叫“星辰”的贫困学生高考取得742分的高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所顶尖高校招生办负责人亲自上门争取生源。励志故事配上煽情文字,瞬间击中了无数网友的内心,大家纷纷点赞转发。
近日,一则令人惊叹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四川凉山州一名叫“星辰”的贫困学生高考取得742分的高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所顶尖高校招生办负责人亲自上门争取生源。励志故事配上煽情文字,瞬间击中了无数网友的内心,大家纷纷点赞转发。
然而,真相很快击碎了这场虚假的感动。
经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州教育考试院严肃核查,全州2025年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中根本查无此人,也根本没有考生取得742分的成绩。所谓的“寒门贵子”,从头到尾都是一场为了流量而精心编造的骗局。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介入,将对发布者的造谣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为什么高考谣言年年有,年年爆?背后是完整的“流量生意链”。
造谣者利用家长对高考的关注和对“学霸”的好奇,编造夸张内容换取点击量。一些自媒体和营销号不顾事实真相,盲目跟风炒作,进一步扩大了谣言的传播。
最终,这些造谣者和早期传播者通过平台流量分成、广告收益等方式获利,而公众则成为他们收割的流量工具。
这类谣言之所以能广泛传播,根本在于击中了公众的教育焦虑。
在高分学子被名校争抢的“神话”中,寄托了许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和自身的情感投射。即使知道742分并不真实,一些人仍然愿意相信和传播这种“学霸神话”,从中获得情感慰藉或教育启示。
殊不知,这种谣言正在无形中加剧社会的教育焦虑和分数至上观念。
谣言终结了,但制造焦虑的引擎从未停止。每年高考季,总有各种“满分作文”“神话学霸”的谣言出现,又一次次被辟谣。
我们追逐这些神话的背后,是对教育评价单一化的无奈,也是对成功路径的简单化想象。真正的教育不是制造神话,而是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分数从来不是教育的全部,人生更没有标准答案。当下一个吸引眼球的教育神话出现时,不妨先问一句:这是真的吗?
来源:教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