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临终前给我红布包,打开后我愣住,原来这20年她一直在做这事

B站影视 2024-11-30 08:15 3

摘要:2003年夏天,浙江省临海市的张家小面馆,和往常一样飘散着阵阵面香。23岁的林小华刚嫁进张家三个月,正低头擦拭着桌椅。身后传来婆婆刘淑芳不满的声音:“这桌子都擦了几遍了?是要把漆都擦掉吗?那边还有客人等着上菜呢!”

■作者:夏天里的冰雹■素材:林小华

(本人用第一人称写故事,素材有原型,但情节有所演绎,请勿对号入座!)

2003年夏天,浙江省临海市的张家小面馆,和往常一样飘散着阵阵面香。23岁的林小华刚嫁进张家三个月,正低头擦拭着桌椅。身后传来婆婆刘淑芳不满的声音:“这桌子都擦了几遍了?是要把漆都擦掉吗?那边还有客人等着上菜呢!”

林小华咬了咬嘴唇,暗自握紧了抹布。她知道,不管自己做什么,在婆婆眼里都是错的。就连当初儿子张建国要娶她时,刘淑芳都拿着她的照片叹气:“一看就是个娇气的,能吃得了面馆的苦吗?”

面馆的生意不算好,但也不差。每天早上四点,刘淑芳就要起床和面、熬汤底。张建国负责采购和财务,林小华则在前面端菜、收银。表面看起来分工明确,可刘淑芳总觉得这个儿媳妇处处不顺眼。

“你看看你,收银的时候又记错了,这个月已经错了三次了!”刘淑芳翻看着账本,指着上面的数字说道。林小华低着头,委屈地说:“妈,我已经很仔细了。”

“仔细?”刘淑芳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叠购物小票,“那你说说,为什么你每个月都要买这么多护肤品?一瓶面霜要好几百,你当我们面馆是开印钞厂的?”

张建国在一旁打圆场:“妈,现在年轻人都这样,小华也没买太贵的。。。”

“你就护着她吧!”刘淑芳把小票重重拍在桌上,“当初我和你爸起家的时候,连肥皂都舍不得买,全靠一双手把你拉扯大。现在的年轻人,只想着享受,不知道柴米油盐的艰难!”

林小华忍不住了:“妈,我用的都是自己的工资,没动面馆的钱。再说了,我每天站在这里十几个小时,连口气的时间都没有,难道连基本的护肤都不行吗?”

“你!”刘淑芳气得脸色发白,“你这意思是说我虐待你了?张建国,你听听,这就是你找的好媳妇!”

面馆里的客人都听到了争吵声,纷纷侧目。张建国连忙把母亲拉进了后厨。林小华站在原地,感觉所有人都在看她的笑话。她多么后悔当初答应嫁到这个小面馆,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听父母的劝告,嫁给那个公务员该多好。

那天晚上,林小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张建国搂着她说:“小华,我妈她就是那个脾气,你多担待些。她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节俭惯了。”

“可是建国,我真的好累。”林小华把头埋在丈夫怀里,“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外人,做什么都不对。”

张建国叹了口气:“时间长了就好了。你要理解我妈,自从我爸走得早,她一个人把这个家撑起来不容易。”

林小华没有说话。她知道丈夫夹在中间也很难做,但她真的快要窒息了。每天早上睁开眼,就要面对婆婆的挑剔和指责,仿佛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某个周末,林小华照例去超市采购。在收银台排队时,她看到前面的女孩正在买各种零食和饮料。女孩的母亲站在一旁,不时往购物车里加东西:“闺女,这个你不是爱吃吗?来,妈给你买。”

那一刻,林小华突然感到一阵酸楚。她想起自己的母亲,不知不觉红了眼眶。正要擦眼泪时,突然看到刘淑芳站在超市门口,正死死盯着她手里的购物篮。

“又买护肤品?”刘淑芳的声音透着寒意,“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每个月的花销?我可都记着呢!”

林小华再也忍不住了:“妈,我求求你了,能不能不要总是盯着我?我真的好累。。。”

“累?”刘淑芳冷笑,“你知道什么是累吗?我告诉你,这才刚开始!”

从超市回来的路上,林小华一直在想:这样的日子,她还要过多久?正想着,她突然感觉一阵头晕目眉,差点跌倒在地。

当天晚上,她发现自己居然怀孕了。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在张家投下了更大的震动。生意、家务,还有婆媳关系,一切都将迎来新的变数。。。

怀孕的消息传开后,刘淑芳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她一边和面一边嘟囔:“这才进门几个月就怀孕,连面馆的事都没学明白,这以后可怎么得了?”

林小华听在耳里,心里更不是滋味。可张建国却高兴坏了,一连几天都眉开眼笑地跟客人说:“我要当爸爸了!”每每这时,刘淑芳就会重重地把盆子往案板上一放。

日子还得过。林小华仍要每天在面馆里忙活,只是多了个肚子。她原本就不擅长干活,现在更是手忙脚乱。一天中午,店里人多,她端着一碗牛肉面往外走,没注意脚下一滑,整碗面汤泼在了客人身上。

“你这店怎么开的?”那客人跳起来就骂。林小华连连道歉,可客人越骂越凶。就在这时,刘淑芳快步走了出来。

“是我们招待不周,我给您重做一份,再赔您干洗费。”刘淑芳一边说,一边把林小华拉到身后,“你去后面歇着,这里我来。”

林小华愣住了。这是婆婆第一次在外人面前这样护着她。可等客人走后,刘淑芳又变了脸色:“你这么毛手毛脚,以后还是别在前面忙活了。”

从那天起,林小华就被安排在后厨择菜、洗碗。可即便如此,刘淑芳还是总在她耳边念叨:“你看看你,洗个碗都要用这么多洗洁精,当我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怀孕四个月时,林小华差点流产。那天她正在水池边洗碗,突然感觉腹部一阵剧痛,蹲在地上直冒冷汗。刘淑芳急得直跳脚:“建国!建国!快送你媳妇去医院!”

在医院里躺了三天,林小华才算保住了肚子里的孩子。让她意外的是,这三天刘淑芳天天往医院跑,每次都提着各种补品。

“妈,这些太贵了。。。”林小华有些过意不去。

“贵什么贵!”刘淑芳板着脸,“你肚子里可是我们张家的血脉!”

从那以后,刘淑芳不让林小华再干重活,连端个盘子都要叮嘱再三。每天凌晨四点,她还会熬一锅补汤,但从不说一句暖心的话,只是把汤往林小华面前一放:“趁热喝了!”

可林小华却觉得婆婆这是在“演戏”。有天她无意中听到刘淑芳在跟邻居说:“这媳妇不中用,怀个孩子还要这么金贵着。”

“妈不是真心对你好。”林小华对张建国说,“她就是看在孩子的份上。”

“你想多了。”张建国笑着说,“我妈就是那个性格,心里疼你,嘴上不说。”

林小华摇摇头。她觉得丈夫太单纯了,根本不懂婆婆的心思。直到生产那天,她才真正明白了一些事。

那是个寒冷的冬夜,林小华突然临产。刘淑芳手忙脚乱地张罗着送医院,一路上不停地念叨:“孩子你可要挺住,要不是为了你,我才懒得管这么多。。。”

产房外,刘淑芳居然急得哭了起来。护士出来要家属签字时,她的手都在发抖。等孩子生下来,她第一个冲进产房,看都不看婴儿一眼,先是问林小华:“你还好吧?”

那一刻,林小华突然觉得鼻子一酸。

可好景不长。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新的矛盾又出现了。刘淑芳觉得孩子应该要穿得厚实,林小华却觉得要让孩子多锻炼。刘淑芳喜欢给孩子喂些油腻的肉食,林小华则坚持要清淡饮食。

“你这样把孩子养得文文弱弱的,以后怎么成大器?”刘淑芳经常这样说。

更让林小华无法忍受的是,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差。隔壁开了一家大型连锁面店,生意好得不得了,他们家的客人却越来越少。

“我们也该改变了。”林小华提议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新鲜的东西,我们可以去城里。。。”

“住口!”刘淑芳狠狠地打断了她,“这是我们家祖传的手艺,改什么改!你懂什么!”

林小华看着婆婆倔强的背影,第一次认真地思考起了未来。。。

2008年的春节刚过,林小华就开始频繁地和张建国商量去广州的事。那时小宝已经四岁了,整天在面馆里跑来跑去,却很少有同龄的孩子来玩。

“建国,你看看隔壁的大商场,再看看我们这个小面馆。”林小华指着窗外说,“再这样下去,连小宝的学费都成问题。”

张建国坐在床边发呆。他何尝不知道现状的艰难?可要离开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他还是犹豫不决。

“妈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张建国叹气道。

“我们可以每个月寄钱回来。等站稳脚跟,就接她过去。”林小华握住丈夫的手,“建国,总要有人先迈出这一步。”

这场谈话被门外的刘淑芳听得一清二楚。当晚,她破天荒地把一碗红烧肉端到了林小华面前。

“你要劝建国去广州?”刘淑芳的声音有些发颤。

林小华没有否认:“妈,面馆已经入不敷出了。我们。。。”

“你们走了,这个家就散了。”刘淑芳放下筷子,眼眶红红的,“这是他爸留下的最后一点念想。。。”

可林小华这次没有退让。她知道,如果不改变,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大的困境。

终于在三月底,张建国下定决心要去广州。当他说出这个决定时,刘淑芳整整一天没有说话,默默地在厨房忙活。

收拾行李那天,刘淑芳突然进了林小华的房间,帮着整理衣物。她的动作很慢,仿佛在记住每一件衣服的样子。

“妈。。。”林小华想说什么。

“去了广州,要照顾好建国。”刘淑芳没抬头,“他从小就不会照顾自己。”

临走前的晚餐,刘淑芳破例炒了一大桌菜。可她一反常态,整顿饭都没说一句话。直到林小华夫妇要上车时,她才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

“这是我的一点积蓄。”她塞给张建国,“你爸走得早,这些年就攒了这么点。”

张建国不肯收:“妈,你留着养老。。。”

“拿着!”刘淑芳推开儿子的手,转身就往家走,“记得按时吃饭,有空就打个电话。”

在车上,林小华打开红包一看,整整三万块钱。她知道这是婆婆这些年的全部积蓄,一时间泪如雨下。

到了广州,夫妻俩白手起家,吃尽了苦头。林小华找了份服务员的工作,张建国则去工地搬砖。每天深夜,两人躺在出租屋的床上,都能听到对方压抑的叹息声。

可日子还是要过。每个月固定的,他们都会往家里寄一千块钱。刘淑芳的电话越来越少,通常只是简短地问问他们过得好不好,然后就说自己还有事要忙,匆匆挂断。

直到有一天,林小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她每次打电话回家询问汇款的事,刘淑芳总是支支吾吾,说钱收到了,但又说不清楚用在了什么地方。

“妈,要是不够用,您就说。”林小华担心地说。

“够用够用。”刘淑芳总是这样回答,“你们在外面也不容易。”

这个疑惑一直萦绕在林小华心头。她总觉得婆婆有事瞒着他们,可又说不上来是什么。。。

2023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一个深夜,林小华接到邻居王婶的电话:“小华,你婆婆。。。”

“怎么了?”林小华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你婆婆在扫马路的时候晕倒了,医生说是脑梗。。。”

林小华愣住了:“扫马路?我妈她不是在经营面馆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面馆。。。面馆早在五年前就倒闭了。这些年,你婆婆一直在做保洁。。。”

林小华感觉天旋地转。她和张建国连夜订了最早的机票飞回老家。到医院时,刘淑芳还在重症监护室里。透过玻璃窗,林小华看到婆婆消瘦的身影,整个人仿佛苍老了二十岁。

“她的情况不太好。”主治医生说,“之前有轻微中风的症状,但她一直没去看病。”

就在这时,一个护士走过来:“病人随身带着一个红布包,你们要不要看看?”

林小华接过那个破旧的红布包,手都在发抖。包里有一个存折,一叠发黄的购物小票,还有一本皱巴巴的记事本。

存折上的数额让林小华惊呆了:一百多万。她翻开交易明细,发现这些年他们寄回家的每一分钱,刘淑芳都原封不动地存了起来。不仅如此,每个月还都有额外的存款。

“这是从哪来的?”张建国喃喃自语。

林小华继续翻找,在一堆购物小票中,她发现了答案。这些都是她当年在面馆时买的东西小票,从护肤品到日用品,每一张都被仔细地保存着,有些都已经泛黄发脆。

最后的记事本更是让她泪如雨下。本子的第一页写着:《建国媳妇的账本》。

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

“2003年8月15日,小华买了一瓶面霜,368元。太贵了,但她每天站在店里那么久,确实需要护肤。。。”

“2003年10月3日,小华怀孕了,以后得多给她补补。。。”

“2004年1月8日,小华今天差点流产,都怪我让她干活太多。。。”

每一页都记着林小华的点点滴滴。最让她心痛的是后面的几页:

“2008年,他们去了广州。面馆生意越来越差,但我不能让他们知道。找了份清洁工作,每天早上4点开始扫街,晚上11点才能休息,但能赚钱给小宝攒学费。。。”

“2015年,小华他们在广州买房要首付,我把面馆卖了。这是建国他爸留下的,但儿子的未来更重要。。。”

“2018年,听说小宝在广州读的学校不好,我偷偷在县城买了套学区房,等他们发现时应该气消了吧。。。”

最后一页,是一封未完成的信:

“建国媳妇:

这二十年,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当年那些严厉的话,不是我真的想说。我这个人,从小就不会表达,越是在乎的人,越不知道该怎么说。。。”

林小华捧着记事本,泪水模糊了双眼。原来这二十年,她以为的苛刻和不理解,竟是这样深沉的爱。

“妈!”她冲进病房,跪在病床前失声痛哭。

刘淑芳虚弱地睁开眼,看到是林小华,嘴角微微动了动:“你。。。你们来了。。。”

“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实情?”林小华紧紧握住婆婆的手,“为什么要瞒着我们去扫马路?”

“傻孩子。。。”刘淑芬虚弱地说,“你是我唯一的儿媳,我这二十年,不是在讨厌你,是在学着爱你。”

“那面馆呢?那是爸留下的。。。”张建国在一旁哽咽道。

“面馆算什么?”刘淑芳咳嗽了几声,“你爸要是在天有灵,也会同意的。你们在广州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护士进来查房,发现刘淑芳的各项指标都在下降。林小华守在床前,一遍遍翻看着那本记事本。

里面记录的不仅是她的事,还有小宝的成长点滴:

“2010年,小宝上幼儿园了,听说广州的幼儿园学费很贵,我得多干几份工。。。”

“2012年,小宝过生日,我让王婶帮忙买了个手机寄过去,就说是我们这些老邻居凑钱买的。。。”

“2016年,小宝考了全班第一,我想去广州看看他,但是车票太贵了,还是算了。。。”

林小华这才知道,这些年小宝收到的很多礼物,其实都是刘淑芳省吃俭用买的。可她总是推说是邻居们的心意,生怕儿子儿媳心疼她。

“妈,您怎么能这样。。。”林小华哭得不能自已。

刘淑芳艰难地抬起手,擦去林小华的眼泪:“好孩子,这些年,是我当初太固执。我这个人,不会说好听的,但心里。。。心里都记着。。。”

说着,她从枕头底下艰难地摸出一个小本子:“这是。。。这是你们家在广州的房子贷款,我帮你们还了一部分。。。”

林小华打开一看,发现这些年婆婆竟然偷偷帮他们还了将近五十万的房贷。难怪这些年,张建国总说每月的房贷比预期的少。。。

“妈,您别说了,您要好好的。。。”林小华抱住刘淑芳。

“小华。。。”刘淑芳的声音越来越弱,“答应我,照顾好建国和小宝。建国这个人,就是太实在,你多担待些。。。”

“妈,我们接您去广州,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不用了。。。”刘淑芳摇摇头,“我这辈子,就喜欢这个小县城。你们。。。你们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监护仪的声音突然急促起来。医生护士冲进来时,刘淑芳已经闭上了眼睛。她的嘴角带着一丝微笑,仿佛终于卸下了所有的伪装。

整理遗物时,林小华在婆婆的柜子里发现了更多的秘密。每一张她和张建国寄回的照片都被保存得完好无损,每一个小宝的成长瞬间都被细心地记录。

在一个旧鞋盒里,林小华还找到了当年她刚进门时的那些购物小票。原来,那些被她误认为是苛责的证据,实际上是婆婆默默关心的见证。

老街坊们这才告诉她,这些年刘淑芳在外面打工的辛酸。夏天顶着烈日扫马路,冬天天不亮就起来铲雪。但她从来不在电话里向儿子儿媳提起,只是每次有人问起,都笑着说:“我儿子在广州挺好的。”

一个月后,林小华站在已经破旧不堪的面馆门口,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墙上的“张记面馆”几个字已经褪色,但仿佛还能闻到当年的面香。

“听说婶子走的时候,还记挂着这个面馆。”王婶在一旁叹气,“前两天还说,等开春了要把面馆重新收拾收拾,等你们回来看看。。。”

张建国摸着斑驳的墙壁,声音哽咽:“这二十年,我们都误会妈了。。。”

林小华打开那个红布包,轻轻抚摸着那些发黄的票据。曾经她那么讨厌婆婆收集这些小票,现在却觉得每一张都那么珍贵。

“建国,”林小华突然说,“我们把面馆重新开起来吧。”

“可是你不是说。。。”

“我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新式快餐。”林小华擦了擦眼泪,“但我们可以把妈的手艺传承下去,让这份温暖继续留在这个小城。”

张建国愣住了:“你是说。。。”

“我们可以在广州的生意交给小宝打理,我们搬回来住。”林小华看着面馆的招牌,“妈说她这辈子最喜欢这个小县城,我们就留在这里,守着她喜欢的一切。”

面馆门前的老树依然挺立,树下的石凳还是原来的模样。林小华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那个倔强的婆婆,正在石凳上掰着手指头算账,嘴里念叨着儿媳妇又买了什么贵东西。

此时的红布包里,还静静躺着那本未完成的记事本。最后一页的字迹依然清晰:

“建国媳妇:其实你比我想象的要坚强得多,也懂事得多。这些年,我总是放不下面子去说一声对不起,但是。。。”

后面的内容戛然而止。林小华轻轻合上本子,泪水滑落在发黄的纸页上。

有多少话来不及说出口,就带进了另一个世界。有多少爱来不及表达,就化作了一个布满皱褶的红布包。

站在面馆门前,微风拂过,林小华仿佛听到了婆婆的声音:“你们啊,要好好的。。。”

此时的红布包已经破旧不堪,但里面的票据、存折和记事本,却仿佛比任何金子都要珍贵。这是一个中国式婆婆二十年的心路历程,是她用最笨拙的方式,诠释着最深沉的爱。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会选择理解还是偏见?

如果重来一次,你会选择握紧那只粗糙的手,还是倔强地走开?

人生没有如果,但至少还有来得及和来不及。

在这个飘着面香的小城,一个红布包里藏着的不只是票据,还有婆媳之间最深的牵绊,和最长的思念。

来源:一生只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