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我怀着满腔热忱与几分忐忑,踏入了教育这片神圣的沃土。为期两周的新教师入职培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从学生到教师的蜕变之路。这段充实的时光不仅让我收获了专业技能的提升,更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金秋九月,我怀着满腔热忱与几分忐忑,踏入了教育这片神圣的沃土。为期两周的新教师入职培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从学生到教师的蜕变之路。这段充实的时光不仅让我收获了专业技能的提升,更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培训伊始,教育专家王教授的讲座令我印象深刻。他以"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开篇,让我明白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智慧的启迪者。在观摩优秀教师示范课时,我注意到李老师总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提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教学艺术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真正的教育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思考了多少。
教学技能培训环节让我获益匪浅。在微格教学实践中,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授课。虽然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紧张得手心冒汗、语速失控。课后导师的点评一针见血:"教学不是表演,而是对话。"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让我明白教师需要放下"完美主义"的包袱,真正关注学生的反馈。在小组研讨中,我们围绕"如何设计有效提问"展开激烈讨论,思想的碰撞让我收获了多种教学策略。
最触动我的是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张老师讲述她如何用三年时间帮助一个自闭症学生融入集体的故事时,我看到了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耐心与智慧。她提到"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教师要读懂他们的语言",这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在案例分析环节,我们探讨了"手机管理""早恋问题"等实际难题,前辈们的处理智慧让我懂得教育需要因势利导的智慧。
培训中令我深思的是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讨论。特级教师陈老师的成长故事让我看到,教师的成长需要持续的学习与反思。他展示的二十本教学反思笔记让我震撼,原来优秀教师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积累。这让我下定决心要建立自己的教学档案,记录每节课的得失。
心理健康讲座给了我重要启示。专家指出新教师常见的"全能型焦虑",建议我们建立合理的职业期待。通过正念训练,我学会了在压力下保持平和心态。这让我懂得,关爱学生首先要学会关爱自己,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培训尾声的座谈会上,教育局领导强调"教育要面向未来"。这句话引发我思考: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核心价值何在?我认为是培养学生机器无法替代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情感智慧。这种认识让我的职业定位更加清晰。
这段培训经历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干渴的教育心田。我不仅掌握了备课、上课、评课的基本技能,更收获了教育的真谛:用生命影响生命。那些看似微小的教学细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用心的作业批改、一句真诚的表扬,都可能成为改变学生人生的关键瞬间。
展望未来,我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在三个方面持续努力:一是深耕学科教学,每月研读两本专业书籍;二是建立成长档案,坚持写教学反思;三是参与教研活动,向优秀教师取经。我深知,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耐心等待花开。但正如培训中前辈所言:"当你用整个心灵做教育时,岁月终将回报以芬芳。"
这段培训经历已经在我心中播下教育的种子,我将以谦卑之心、求知之志、仁爱之情,在教育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期待有一天,我也能像培训中遇到的优秀教师那样,用专业与爱心点亮更多年轻的生命。教育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来源:驿路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