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智能辅助驾驶成为用户选车时的重要关注点。不同技术路径不仅决定了车辆的驾驶体验,还影响到未来的功能升级和使用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理解车企背后的技术路线,有助于在购车时作出更理性选择。近期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明确了与其他车企不同的方向,这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智能辅助驾驶成为用户选车时的重要关注点。不同技术路径不仅决定了车辆的驾驶体验,还影响到未来的功能升级和使用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理解车企背后的技术路线,有助于在购车时作出更理性选择。近期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明确了与其他车企不同的方向,这一变化对市场格局和用户购车决策都具有参考价值。
华为拒绝VLA路线,转向世界模型
在部分车企积极推进VLA(视觉-语言-动作)架构时,华为明确表示不会采用这一路线。华为认为,VLA通过语言中转的方式控制车辆行为,在实际落地中更像是一种折中选择,并非通向自动驾驶的最终解法。相对而言,华为提出的WEWA(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架构,跳过语言环节,让多模态信息直接转化为行为决策。这条路线研发难度更大,但目标是更高阶的L3和L4级别自动驾驶。对用户而言,这意味着华为合作车型在未来有望具备更强的自动化能力。
ADS 4升级解读:车位到车位的全链路体验
2025年,华为ADS 4正式开启推送,新版本最大亮点是“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升级到2.0版本。车辆不仅能在高速上使用导航辅助,还能在停车场、园区、闸机等多种复杂场景中启动和退出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链路覆盖。这对用户的价值在于,从出发点到目的地,几乎所有路况都能获得辅助支持,减少驾驶压力。尤其是城市通勤用户,能明显感受到驾驶任务的分担。
研发投入与数据积累,构建智驾核心竞争力
截至2025年7月,已有28款量产车型搭载华为智驾技术,涵盖价格区间15万至百万元级,覆盖轿车、SUV、MPV、越野等多个细分市场。累计装车量突破百万,辅助驾驶里程超40亿公里。这背后离不开华为的研发投入:2024年车BU投入超过100亿元,研发人员超8000人,整体部件出货量超过2300万套。对消费者而言,这种规模化数据训练和持续研发,意味着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更高,功能更新也更有保障。
多层级合作模式,为车企提供差异化选择
华为不仅输出单一零部件,还为车企提供从零部件采购到全栈合作的五种模式。例如奥迪选择单一智驾方案,岚图采用双智化方案,红旗则在2026年将推出全栈合作的“9系”车型。更深度的合作包括鸿蒙智行、阿维塔等项目。这种多样化合作路径,让不同定位的车型都能获得合适的智能化配置,消费者在购车时也能根据预算和品牌偏好,找到匹配自身需求的选择。
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用户接受度加速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14年至2024年花了十年达到50%,而智能辅助驾驶有望在2025年仅用五年时间就突破50%。用户接受度快速提升,说明驾驶辅助功能已逐渐成为购车的刚需配置。对消费者而言,在2025年购车时选择搭载成熟智驾系统的车型,可以在使用周期内享受更多增值服务和功能升级,避免产品落伍带来的体验差距。
WEWA架构拆解:云端与车端的分工
华为提出的WEWA架构分为云端和车端两部分。云端“世界引擎”通过生成模型模拟极端场景,密度可达真实世界的千倍,帮助系统提前训练罕见情况;车端“世界行为模型”采用多专家混合架构,实现多模态感知与精准场景调用。这种设计让车辆在面对复杂交通环境时,能更快速作出反应,并降低极端情况带来的安全风险。对用户来说,WEWA的优势是提升通行效率,降低急刹频率,让驾驶过程更平顺。
相较VLA的优势与挑战:更贴近终极形态
VLA依赖视觉和语言的中转,而WEWA直接省略语言环节。华为测算数据显示,WEWA架构能将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急刹率减少30%。这在日常驾驶中意味着跟车更自然,刹车更柔和。虽然研发难度更大,但长期来看更接近自动驾驶的最终形态。对购车用户而言,选择WEWA路线的车型更有潜力在未来通过OTA升级获得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体验。
未来三年的自动驾驶落地节奏
根据华为规划,ADS 4将在2025年具备高速场景下的L3“试点商用”能力,并在城区道路进行L4“试点测试”。到2026年,高速L3预计实现规模商用,城区L4进入试点商用阶段。2027年计划实现城区L4规模商用和无人干线物流测试,2028年进一步扩展到规模化无人干线物流。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在未来购车周期内,现有车辆可能通过OTA持续升级,逐步接近高阶自动驾驶体验。
法规与安全要求下的市场预判
目前政策层面对自动驾驶仍持谨慎态度。《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企业夸大宣传,要求配备驾驶员监测和警示功能。这意味着,用户在购车时需要注意功能的实际边界,不应把辅助驾驶理解为完全无人化。但随着华为等企业不断提前布局,技术成熟度提升,有望推动法规在未来逐渐放开,用户也能在更安全的前提下享受高阶辅助驾驶服务。
迭代与付费模式提醒:用户应关注长期体验
华为已透露,ADS 4.2正在开发,2026年将推出ADS 5。这表明智能驾驶功能会持续迭代。靳玉志强调,智能驾驶功能的免费并不存在,成本要么体现在车价中,要么通过用户测试换取经验。因此消费者在购车时,应考虑后续的功能升级费用,把车辆的长期使用体验纳入预算,而非只关注初期的购置价格。
结语:购车时如何看待华为智驾技术
综上,华为的智能驾驶路线选择、持续研发投入、多层次合作模式和明确的落地时间表,都为消费者在购车时提供了更多参考。对于追求长期价值的用户来说,选择搭载华为ADS系统的车型,不仅能获得当前的驾驶辅助便利,还能随着技术迭代获得更多潜在功能。购车时应将车辆的智能化升级能力与传统性能同等看待,从而做出更符合未来出行趋势的选择。
来源:鑫仔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