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多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入选省级项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4 00:11 3

摘要:河口县“友谊金桥”中越青年友好交流文明实践项目,以“文化润心、实践赋能”为主线,三年来累计开展交流活动30余场,覆盖3.5万人次,推动中越青年文化认知提升率达85%。项目创新培育150名青年友好使者(含越籍80人),形成“青年参与—文化传播—情感认同”的代际培

为推动云南省

“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

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项目化水平

8月21日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中共云南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组织开展“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

云南省第四届新时代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

红河州5个项目及1支宣讲团队

入选省级项目

项目路演类

河口县“友谊金桥”中越青年友好交流文明实践项目入选一类项目

一类项目:

河口县“友谊金桥”中越青年友好交流文明实践项目

个旧市“文铸哨冲”——文化赋能文明乡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

红河县乡村“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

石屏县“青清异龙”生态文明宣传宣讲志愿服务项目(由云南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推荐)

理论宣讲展示类

蒙自市观澜街道十里铺村“美孃孃”志愿服务分队宣讲团入选三类宣讲员/团队。

同时,参加了“一州市一品牌”文明实践市集活动。

文明实践市集活动

项目简介

河口县“友谊金桥”中越青年友好交流文明实践项目路演现场

河口县“友谊金桥”中越青年友好交流文明实践项目,以“文化润心、实践赋能”为主线,三年来累计开展交流活动30余场,覆盖3.5万人次,推动中越青年文化认知提升率达85%。项目创新培育150名青年友好使者(含越籍80人),形成“青年参与—文化传播—情感认同”的代际培养模式。构建中越青年常态化交流机制,成为中越边境文化交融、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注脚。

个旧市“文铸哨冲”——文化赋能文明乡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路演现场

个旧市“文铸哨冲”——文化赋能文明乡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聚焦哨冲村环境差、文化设施不足等困境,以“133”模式(一条主线、“三步走”、三改变)破题,招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等32名文化带头人组建文化赋能文明实践队伍,通过做实文化阵地、激发村民动力、赋能乡风建设“三步走”,以文化浸润人心,实现哨冲村从“环境美”到“人文美”的双提升。

红河县乡村“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路演现场

红河县乡村“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聚焦“转变家长观念”,通过“4个一环节”探索形成“4+4”工作模式(解决4大问题、建立4项机制)。盘活阵地资源、锻造专业师资、创新授课形式,引导农村家长转变教育理念,缓解隔代养育难题。

石屏县“青清异龙”生态文明宣传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路演现场

石屏县“青清异龙”生态文明宣传宣讲志愿服务项目:针对沿湖群众生态意识薄弱、游客不文明行为等问题,组建环保实践志愿服务队,以新“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线,开展线上线下定制化宣讲,推动“爱湖护湖”成为社会共识。

绿春县“山里有约”关爱“一老一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路演现场

绿春县“山里有约”关爱“一老一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针对山区儿童自卑敏感、老人情感需求被忽视等问题,通过“5+N”约会模式,构建“专业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打造“山里邀约、山外赴约”品牌,形成“一月一约”的固定服务模式,带动各界志愿者参与,让“我”在山里很好,成为“一老一小”守村的真实写照,让“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幸福梦想照进现实。

蒙自市观澜街道十里铺村“美孃孃”志愿服务分队宣讲团宣讲现场

蒙自市观澜街道十里铺村“美孃孃”志愿服务分队宣讲团:依托“一宴一席倡文明”(即“1314”文明宴)模式,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良好行为习惯,将移风易俗的理念精准送抵群众红白喜事现场。实现了理论宣讲从“小切口”嵌入“大民生”,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传播网络,探索形成“全域覆盖+精准滴灌”的宣传矩阵。

图片来源:掌上春城

责编:王静旎 刘瑞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投稿邮箱:hhzrbs@126.com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