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土疙瘩”变身“香饽饽”,在这片孕育了深厚农耕文化的土地上,陕北小米无疑是耀眼明珠之一。它颗粒饱满、色如黄金,曾是皇室贡品,如今更是陕北人餐桌上的常客。榆林市三哥哥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搭建标准化种植基地、引入精细加工技术、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渠道,让这颗承载
从“土疙瘩”变身“香饽饽”,在这片孕育了深厚农耕文化的土地上,陕北小米无疑是耀眼明珠之一。它颗粒饱满、色如黄金,曾是皇室贡品,如今更是陕北人餐桌上的常客。榆林市三哥哥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搭建标准化种植基地、引入精细加工技术、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渠道,让这颗承载着千年农耕记忆的小米,在完整的产业链条中焕发新生。
自动化包装机械正高效运转
从田间的一粒粟到餐桌上的小米粒,离不开精细化的加工流程。记者走进榆林市三哥哥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小米从原料库被输送至料斗,经过振动筛和风网初筛去除杂质与尘土,接着,厚度分离机将未成熟的谷粒和混入其中的石块精准剔除,再进行分级筛,把碎米粒筛出,确保每一粒小米都颗粒完整。最后,色选机利用红外线扫描技术对小米进行色选,经过这一系列工序加工出来的小米,色泽鲜亮、颗颗饱满、品质上乘。
介绍数字化管理系统
“我们公司采取‘互联网 +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保护价’订单收购方式,年收购榆林地区谷子1.4万吨,建立了绿色、无公害小米种植基地3544亩,主要经营陕北‘三哥哥’牌黄小米,现在年产达14.5万吨,生产全流程实施标准化数据管理和智能化监控,从原料到成品层层把关,确保产品品质始终如一。”榆林市三哥哥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冯亚波介绍。
查看小米饱满度与色泽
传统小米搭上产业升级的快车,从田间地头的农作物变成全国热销的品牌产品。在产品包装区,加工好的小米依次完成装袋、封口,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中通快递货车整齐地停靠在一旁,等待装车,工人熟练地贴上快递单,发往全国各地。这些包装精美的陕北小米以其“健康、养生、有机、原生态”的口碑深受消费者青睐,不仅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销量可观,在线下的超市、特产店也备受欢迎 。
工人给陕北小米贴上快递单
“公司现在构建了‘线下实体+线上电商’全渠道营销网络,线下覆盖山姆、麦德龙等知名商超及全国八大粮油批发市场,线上布局天猫、京东、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平台,日下单量曾达到10万单,销量稳居全网小米类目第一。”冯亚波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具备强大的生产、仓储与物流能力,持续维护着区域粮食市场稳定。
陕北小米产品分类摆放
从2010年起,榆林市三哥哥农产品有限公司积极投身于陕北小米深加工领域,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先后研发出“婴儿米”“月子米”“长寿米”等60多种系列产品。同时,逐步构建起从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与效益链,成功解决了农户分散“小生产”难以对接“大市场”的困境,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一步,公司将打造集直播基地与网红打卡体验于一体的创新营销阵地,通过沉浸式场景展示与互动直播销售结合,呈现产品魅力与品牌故事,为市场营销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不断立足小米产业优势,积极开发小米汁、小米速溶粉、杂粮复配粥等深加工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三哥哥’品牌从地方走向全国,成为更多人信赖和喜爱的优质品牌。”冯亚波说。
来源:榆林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