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国际影后,一个春晚出身的小品演员,这两人同台本就够反差的,偏偏还真干起来了。
一个国际影后,一个春晚出身的小品演员,这两人同台本就够反差的,偏偏还真干起来了。
轮到小沈阳表演时,章子怡眉头一皱,话语如利刃般抛出:
“你的演技,根本没资格站在这个舞台上。”
这话太过尖锐,现场观众都不禁倒抽一口冷气。
要知道,当年春晚那句“眼睛一闭一睁”可是逗得全国观众哈哈大笑,怎么到这儿就成了“没资格”呢?
小沈阳没有像以往那样咧嘴嬉笑。
他站在聚光灯下,脸上表情如同冰封的湖面般平静,可眼中却燃烧着怒火。
等章子怡说完,他开口了,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我承认我不是中央戏剧学院或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演不好张东升那样的角色,但我这几年也没闲着。”
台下突然有人鼓掌,掌声稀稀落落,就像雨点打在铁皮屋顶上。
这话看似简单,可懂行的人都明白其中蕴含着多少故事。
2009年《不差钱》爆火的时候,小沈阳可是一夜就能赚一套房的人。
但后来呢?
《三枪拍案惊奇》被骂是烂片,《大笑江湖》票房惨败,观众的新鲜感一过,就开始喊他“江郎才尽”。
最伤人的是某次商业演出,他刚上台就听到台下有人喊:“下去吧!我们要看宋小宝!”
这话比东北三九严寒的风还要刺骨。
但他没有退缩回小品的舒适区,反而较上了劲。
拍电影票房不佳?那就去演话剧锻炼台词;观众说他只会耍宝?偏要参加演技类综艺接受挑战。
这次参加《我就是演员》,他明知道会被专业人士批评,还是来了,就是为了争那一口“演员”的气。
章子怡显然不想给小沈阳台阶下。
看到小沈阳还敢反驳,她冷笑一声,抛出致命一击:“没赵本山谁认识你?”
这话太伤人了,现场瞬间安静得连空调出风的声音都能听见。
所有人都等着看小沈阳如何回应,是认怂、哭诉,还是撒泼?
结果小沈阳腰杆挺得笔直:“赵老师让我火过,这是我一辈子的福气。但我是否继续演戏,还轮不到您来决定。”
这话说得太妙了,既给师父留了面子,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章子怡当场脸色就变了,估计她没想到这个“土味笑星”能说出如此硬气的话。
其实这个场面很有意思。
章子怡是什么人?
她是戛纳红毯的常客,奥斯卡评委,家里的奖杯多得都能开博物馆了。
在她眼里,演戏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必须按照科班的方式来。
小沈阳呢?
13岁辍学去唱二人转,还在洗浴中心演过小品,靠观众扔上舞台的钞票维持生计。
他俩就像米其林大厨和路边摊摊主在争论“什么才是好味道”,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但你能说章子怡全错了吗?也不尽然。
小沈阳在《唐人街探案》里演技确实生硬,有些镜头明显接不住戏。
可问题是,艺术真的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吗?
节目播出后,网上炸开了锅。
有人说章子怡“真性情”,就该有人整治这些跨界捞钱的人;也有人骂她“何不食肉糜”,忘了自己当年拍《我的父亲母亲》时还被说成“只会傻笑的村姑”。
最扎心的一条热评是:“国际章当然不懂,我们底层老百姓要的不是多高超的表演,就图个真实感。”
这话点到了关键,小沈阳们或许台词不够标准,但那种源自生活的生命力,是很多学院派演员一辈子都学不来的。
如今的小沈阳依旧不温不火,演网络大电影、参加综艺,偶尔在话剧舞台上磨炼演技。
再也没人喊“阳仔最棒”,但他的微博签名改成了“演员小沈阳”。
这三个字,就是他那晚争来的荣誉。
而章子怡后来在一次采访中说:“任何行业都需要打破偏见。”
不知道这是不是在隔空回应那场风波。
你瞧,时间最终会让所有激烈的对立,都变成值得回味的过往。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