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在百余家央地媒体记者的见证下,再次焕新亮相。5000架无人机在夜空变化各类图案,为为期五天的“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陈美西)今(16)晚,“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在百余家央地媒体记者的见证下,再次焕新亮相。5000架无人机在夜空变化各类图案,为为期五天的“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无人机灯光秀勾画出的文旅“夜”态,也是重庆带动文旅产业升级,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实践探索。
“我们把天空设想成巨大的屏幕,还将用创新把它打扮得更加美丽。”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指挥部副总指挥管洪表示。
重庆相关部门、区县负责人介绍文旅发展情况。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四大“秘诀”助力出圈
自今年4月19日起,每周六和重大节假日,重庆常态化开展无人机灯光秀展演已达26场,累计观演人次已超400万。通过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相关话题全网累计阅读量超60亿,成为极具重庆辨识度的文旅新IP。
这场灯光秀为何能出圈?管洪总结为四点。
一是在迭代升级中,不断满足群众期待。展演之初,重庆采用2000架无人机完成12分钟展演,一经推出就点燃了全城的热情。不少网友留言反馈:“开车1小时、观看10分钟”的遗憾成为高频留言。为此,重庆迅速优化方案,将无人机规模增加至5000架,创新采用前后双编队交替表演模式,使整体时长延长至20分钟以上。此前,重庆还以11787架无人机同时表演刷新世界吉尼斯纪录,单场吸引超15万市民现场观看。
二是在内容设计上,注重彰显城市特质。展演注重重点元素艺术表达,如代表重庆城市精神的黄葛树;追求时尚化年轻化展示,如“吃轻轨”等网红元素;尤其看重年轻群体喜爱的文化元素,转化为网感十足的无人机视觉语言,如盛夏“山城神兽”系列,向世界传递出重庆永不停歇的创新活力。
三是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标准。重庆作为全国首个开展超大规模无人机常态化展演的城市,对无人机飞行安全、飞行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编队无人机操作系统”可实现10000架以上无人机集群表演,具备多编队、多机型混飞能力;无人机定位系统空中误差在2厘米以内;优化后的飞行控制系统可抵御6-7级阵风。目前,重庆正起草《超大规模无人机展演技术规范》,涵盖12个方面内容,申报地方标准。
四是在互动参与中,抒发城市情感。以官方平台积极回应网友呼声,还启动“新韵重庆・光影奇妙夜”投票活动——从过往100余组画面中精选30组候选作品,邀请市民通过官方APP投票选出返场表演作品,让“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展演成为讲述重庆故事、抒发城市情感的重要载体。
由此可见,“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以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为支点,从激活文旅市场、带火餐饮住宿,到拉动零售消费、创新广告形式,形成了“一场表演带活一片产业”的良性循环。
“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文旅IP流量变现
重庆连续四年位列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而无人机灯光秀催生的消费热潮,也丰富了重庆夜间经济生态。
展演期间,核心观演地沿线餐饮座无虚席,平均满客率超70%,“重庆无人机表演餐厅”搜索量同比上涨285%,重庆大剧院广场“江畔观景台”单日接待量突破5000人次,衍生“门票+餐饮”类消费模式。住宿市场同样火热,周边酒店一房难求。
以南岸区为例,南滨路是观赏无人机灯光秀的最佳区域之一,已成夜游热门打卡地。灯光秀常态化后,当地借势完善配套、联动资源、拉动消费,将“一时热度”转为“持续吸引力”。得益于无人机表演,节假日期间沿线重点餐饮企业平均满客率超70%、重点酒店平均入住率超80%。
此外,南岸区委、区政府推出19条支持文旅体商融合发展专项政策,设立文旅专项资金池,发布文旅商发展机会清单和十大精品旅游线路。推出“新韵重庆”南滨路专属消费券、随机立减优惠活动,7月以来,长嘉汇景区在每周无人机展演当天累计接待游客约43.2万人次,下浩里街区周末接待游客约20.2万人次,喜来登酒店周末入住率达到95%以上,推动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无人机变化成火锅图案。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擦亮“不夜重庆”品牌
以无人机灯光秀为窗口,可以看见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路径。
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罗绍禄表示,近年来,重庆市将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市区联动,强化项目带动,突出活动引领,全方位、多渠道丰富“不夜重庆”品牌内涵。
具体来说,重庆丰富“五夜”业态,打造多元夜间体验。重庆凭借“山城”“江城”“历史文化名城”等独特地域特征,围绕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打造全方位夜间消费场景。游客既能品尝地道火锅美食,享受温泉康养,欣赏震撼夜景,观看马戏、川剧、杂技及“印象武隆”“归来三峡”等实景演出,还能夜游长江、嘉陵江,打卡解放碑、观音桥等精品步行街。
此外,打造“靓丽”载体,构建特色消费场景。重庆独特的山水地貌、纵横的桥梁轨道,造就了绝美的夜景,为夜间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重庆因地制宜,培育了众多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夜间消费集聚地,如流光溢彩的大九街、灯火错落的洪崖洞等“网红”消费场景成为了八方游客CityWalk的“心仪之地”,年均“吸流”超5亿人次,持续处于全国顶流水平。
从2020年以来,重庆连续举办了六届“不夜重庆生活节”,通过联动各区县、各企业、各平台,开展2025中国(重庆)城市音乐节、啤酒节、露营节等,持续扩大“不夜重庆”品牌影响力。我们注重突出“山、水、桥、城”四大元素,加快建成一批如山城巷、紫薇路、巴国城等主题鲜明,兼具烟火气、巴渝风和时尚潮、国际范的夜间经济集聚区、示范区。
夜幕之下,重庆的“绿色故事”仍在续写。下一步,重庆将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引领,着力构建布局合理、业态多元、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区域协调发展、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