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春的热血可以铸就民族的脊梁,少年的担当能够扛起时代的重任!” 在中共粤北省委五里亭旧址的庭院里,小小讲解员陈楚城同学的声音铿锵有力。8月15日,韶关市“风度有理”百姓宣讲思政专场在这座见证烽火岁月的革命旧址内举行。三十名小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参观了旧址,沉浸式
“青春的热血可以铸就民族的脊梁,少年的担当能够扛起时代的重任!” 在中共粤北省委五里亭旧址的庭院里,小小讲解员陈楚城同学的声音铿锵有力。8月15日,韶关市“风度有理”百姓宣讲思政专场在这座见证烽火岁月的革命旧址内举行。三十名小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参观了旧址,沉浸式感受红色力量;聆听了三位宣讲员的生动讲述,在心中播下红色种子。
“大家可曾想过,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明知凶险,却义无反顾、前仆后继,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政务讲解员冯贝贝的开场提问,瞬间将听众引入沉思。她以“从党的苦难辉煌中感悟信仰的力量”为主题,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聚焦于鲜活的历史细节,带领同学们回望那段峥嵘岁月。在她的讲述下,陈毅、方志敏……一个个坚毅的身影仿佛走出历史帷幕,让在场者深切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与信仰如炬般的力量。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当红军歌》质朴而有力的旋律,在中共粤北省委五里亭旧址的庭院中悠然回荡。红色讲解员温玉玺的讲述,将时光拉回烽火连天的南雄市油山镇上朔村——她动情地描绘了这首红色歌曲,如何被上朔村智慧的村民守护,如何在百姓的口中传唱。这一刻,歌声不再只是简单的音符,它化作了革命年代军民鱼水深情的生动注脚,传递着普通百姓用智慧守护信仰、用生命传递信念的磅礴力量。
小小讲解员陈楚城则讲述了东江纵队“小鬼班”的故事。 当讲到这群平均年龄仅14岁的少年,在惨烈的阻击战中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与数倍于己的强敌浴血奋战、最终几乎全班壮烈牺牲的时刻,现场十分安静。“让我们铭记这段浸染着少年热血的壮烈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奋发学习,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最后,陈楚城发出宣言。
这场持续一小时的思政课,在三位宣讲员接力完成的精神图谱中走向高潮。活动最后,同学们和韶关市剪纸协会的老师还一起体验镶嵌红色文化元素的剪纸艺术,将抽象的信仰与历史,化作孩子们手中可触摸的传承。
夕阳为中共粤北省委五里亭旧址镀上金边,学生们手持红色剪纸踏上归程。但那些关于革命先辈、红歌和少年英烈的讲述,已在年轻心灵深处扎根。
“参观的时候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用过的东西,后面也听3位宣讲员讲解了先辈们的历史事迹,我感到非常的敬佩,我很喜欢这种形式的思政课。”韶关市和平路小学四年级学生熊梓杉说。
“这堂思政课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在中共粤北省委旧址边看边听,特别有意义!能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党的历史,更好理解革命先辈的坚韧精神。”韶关市和平路小学四年级学生谢英曈家长表示。
来源:韶关民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