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你说现在这人啊,活得是真累!
为啥累?被五花八门的“活法标准”给绑架了!
有人觉得,朋友多、饭局密,才叫“混得好”。三天不聚,浑身刺挠,朋友圈不发点觥筹交错,都怀疑自己“人缘不行了”。
有人又觉得,独处才“高级”,刻意躲着人群,标榜“享受孤独”。结果呢?躲久了,憋出内伤,对着墙说话,真成了“孤家寡人”,心里那点迷茫,反倒被“清高”的壳子捂得发霉。
还有人,被各种养生信息轰炸得晕头转向。枸杞泡水当主食喝,走路精确到步数,吃饭算着卡路里,活得比那老座钟还精确、还机械!养生本是好事,愣是过成了紧箍咒。
你说,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要是看到这场面,得笑成啥样?
他老人家早就看穿了!一句“至乐无乐,至誉无誉”甩过来,啪啪打脸。
啥意思?真正的快乐,从来不是闹哄哄的喧嚣;真正的好名声,也犯不着天天挂在嘴边吆喝。
扎堆的热闹?保不齐是一群人的孤独在抱团取暖。
刻意的独处?搞不好是用“清高”掩饰心里的空落落。
把养生当KPI?得,日子直接过成了流水线上的螺丝钉,紧巴巴的。
还记得庄子跟惠子那场著名的“濠梁之辩”吗? 就为争“鱼快不快乐”。争啥呢?鱼的快乐,用得着人来定义吗?它甩甩尾巴,自在游弋,那就是它最好的活法!
人,也一样啊!
何必非盯着别人的脚印走?何必总拿别人的尺子量自己?你有你的节奏,我有我的调调。最高级的活法,从来不在别人的标准答案里。 庄子用四个字就点透了精髓——虚静守真。
一、“虚静守真”,到底啥意思?说人话!
“虚静”:简单说,就是心里头别塞太满!像擦得锃亮的镜子,照啥是啥,清清楚楚,不蒙尘,不扭曲。别让焦虑、攀比、杂念,把心糊成了毛玻璃。
“守真”:再直白点,就是守住自己那点儿“真”模样!别看见别人穿金戴银、花枝招展,就嫌弃自己的蓝布大褂,恨不得立马扒了扔了。真我,最自在。
庄子做过一个特有名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梦里头,他就是一只蝴蝶,扇着翅膀,飞过花丛,掠过水面,那叫一个逍遥快活!那一刻,他早忘了自己是“庄周”这号人物。 等一觉醒来,懵了!趴在床上琢磨半天:刚才,到底是我庄周梦见自己成了蝴蝶?还是那只蝴蝶睡醒了,梦见自己成了我庄周?
你以为庄子是闲得发慌,编故事解闷儿? 大错特错!他是在用最奇幻的方式点醒我们:
人呐,别被那些“我是谁?”“我该咋活?”的条条框框锁死!
你看那蝴蝶飞得多自在?它从不琢磨:
“我飞得够不够高?能不能艳压群蝶?”
“别的蝴蝶会不会觉得我姿势不优美?”
“今天社交KPI完成了没?该去拜访哪朵花?”
它就一个念头:想飞,扑棱翅膀就起;累了,找朵花就歇。 心思纯粹,杂念稀少,才能看清自己本来的样子——这就是“虚静守真”的妙处所在!
二、简于物:少点“执念”,日子才能“轻装上路”
庄子有句话特透彻:“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说白了,极致的美,往往藏在最简单纯粹里。 就像老木匠手里的榫卯,不用一颗钉子,严丝合缝,千年不倒;也像村头那口老井的水,没加糖没添料,清冽甘甜,最是解渴。
反观现在?很多人硬是把日子过成了“杂货铺”!
我表姐的衣柜,堪称“灾难现场”! 开春想找件薄夹克?好嘛,门一开,衣服山呼海啸般涌出来!扒拉半小时,汗流浃背,那件藏青色的愣是玩失踪。这边刚喘口气,那边手机直播一开:“OMG!这件卫衣显白绝了!”“家人们!这条神裤谁穿谁腿长两米!” 购物车瞬间塞爆,她还嘟囔:“唉,总感觉还少一件…” 更绝的是她家那些“收藏品”!酒柜上落灰的异形酒瓶,书架顶吃灰的卡通雕塑… 擦一回累得腰肌劳损,你要说扔?“不行不行!万一是个古董呢?值老钱了!” 得,全是“甜蜜的负担”。
手机APP更是个无底洞! 今天看博主推荐个时间管理神器,赶紧下!用了三次,嫌麻烦,删了。明天看同事打卡个健身APP,眼馋,又装回来。前阵子部门来个实习生小哥,手机桌面密密麻麻,APP图标挤得密恐症都要犯了!午休就听他念叨:“听说XX读书APP特好,我得下一个充充电…” 结果呢?每天光是在各种APP里签到、打卡、领积分、刷动态,俩小时嗖就没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全喂给这些“数字宠物”了!
想想当年庄子拒楚王那范儿,真叫一个飒!
楚王派俩高官,带着豪华车队来请庄子当宰相,排场那叫一个大。庄子呢?正蹲河边钓鱼呢,鱼竿都没抖一下,眼皮不抬,慢悠悠甩出一句:“听说你们楚国有只神龟,死了三千年还被当宝贝供在庙里?” 官员点头如捣蒜:“对对对!国宝级待遇!” 庄子盯着水面的浮漂,笑了:“你们说,这龟是乐意死了让人当祖宗供着呢,还是乐意活着,在泥巴塘里划拉划拉水,打个滚儿?” 官员想都没想:“那还用说!肯定乐意在泥里扑腾啊!” 庄子“嗤”一声乐了:“得嘞!您几位请回吧,我也乐意在‘泥巴塘’里,自在会儿!”
后来他住四面漏风的茅草屋,冬天冻得直跺脚,就绕着屋子跑圈取暖;穿的麻布衣裳,补丁摞补丁,看着寒酸,可人家裹得坦然自在。没米下锅了?找朋友蹭顿饭,或者挎个小篮子上山挖野菜。可人家那日子,过得比谁都通透敞亮!
天蒙蒙亮就去河边溜达:
看云彩跑得比马快,
看河水漫过石头缝儿,哗啦啦响,
看小鱼苗聚在水草边吐泡泡,一窜一窜的。
他琢磨出的那些道理,比住在金銮殿里的王侯将相,明白十倍都不止!
这让我想起我们村东头的二爷爷。
一辈子守着几亩薄田,家里的木头柜子还是当年娶亲时打的,红漆掉得斑斑驳驳,露出木头原色,他每天拿块干净布,擦得锃亮,能照出人影儿。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胳膊肘还打着补丁,可扛起锄头下地,腰杆挺得笔直!
前几年村支书看他家藤椅旧了,劝他:“二叔,换套布艺沙发吧,坐着软乎!” 二爷爷拍拍那磨得油光水滑的藤椅扶手,咧嘴笑:“换啥?这老伙计陪了我小半辈子了,换了新的,浑身不得劲儿!这藤条啊,越坐越服帖,跟长身上似的。”
春天蹲在地头,看麦苗一点点拱出嫩芽,他能瞅俩小时,嘴角不自觉就咧开了花。
秋天守着打谷场,听麦粒从木锨上“沙沙沙”滚落下来的声音,听着听着,自个儿就乐出了声。
晚上搬个小马扎,在院里一坐,泡壶自己炒的粗茶,井水烧开一冲,对着满天星斗,不说话,就那么眯着眼咂摸一口,嘿,美得直咂嘴!
他连自己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可那份知足常乐的心境,活脱脱就是庄子说的“知足者不以利自累”。
其实啊,人真正需要的东西,真没那么多!
树上的麻雀,搭窝只用一根树枝,给它整片森林,它也住不过来。
墙根的老鼠,喝水只喝饱肚子,给它一条河,它也装不下。
过日子,东西够用、趁手,就挺好!多了?全是累赘!
不信你试试:
把衣柜里一年没碰过的衣服,狠狠心打包捐了!嘿,心里头立马像开了两扇大窗户,亮堂!
把手机里那些“可能有用”、“万一要用”的APP,果断删掉!手指划拉屏幕都感觉轻快不少!
这就是庄子说的“虚室生白”——屋子空了,阳光才能洒进来;心里简单了,真正的快乐才能钻进来。
三、淡于名:别人的嘴,自己的路,爱咋说咋说!
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朋友圈发条状态,隔三分钟点开看一次。赞多了,心里偷着乐:“嗯,还是有人懂我!” 赞少了,坐立不安:“是不是哪句话说错了?得罪人了?” 同事随口一句“你这新发型…挺显成熟(老气)哈”,能让你琢磨三天,最后乖乖去理发店“改头换面”。为啥?就怕显得“不合群”,怕被人背后嘀咕。
参加聚会更累!搜肠刮肚想段子,生怕冷场;觥筹交错间,强颜欢笑。散场回家,嗓子冒烟,脑子还停不下来:“刚才那句话是不是没过脑子?”“那个谁谁谁的表情啥意思?” 累得跟打了一场硬仗似的。
庄子早把这“面子病”看透了!他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翻译成大白话:全世界都夸你,别飘;全世界都骂你,也别蔫儿! 他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老婆死了,他不哭! 不仅不哭,还坐在地上,“鼓盆而歌”——敲着瓦盆唱歌!好朋友惠子撞见了,气得胡子都翘起来:“老庄!你太过分了!你老婆跟你过了一辈子,吃苦受累,为你生儿育女!人走了,你不伤心就算了,还唱歌?良心呢?”
庄子放下瓦盆,抹了把脸(估计是汗),慢悠悠地说:“刚走那会儿,我也难受啊,吃不下睡不着。可转念一想,这人呐,本来就是一股气聚起来的,跟小孩吹肥皂泡似的。聚在一块儿,就成了个人形。现在气散了,各回天地老家了,像那泡泡破了,融回水里,有啥好哭的呢?真要拦着不让人‘回家’,那不是跟拦着春天不让夏天来一样,傻吗?”
这要搁现在网络时代,庄子绝对上热搜第一! “冷血渣男”、“毫无人性”的帽子能把他埋了!可人家庄子呢?压根儿不在乎! 他心里那杆秤,稳稳当当,没歪。
去年公司搞竞聘,市场部的小林让我印象深刻。
业绩数一数二,偏偏因为“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落选了。同事都替她抱不平:“小林啊,你得主动点!多去领导那露露脸,汇报工作;聚会时多敬两杯酒,印象分就上去了!” 小林笑笑,摇摇头:“我知道自己,嘴笨,不会说漂亮话。有那琢磨怎么讨人喜欢的功夫,不如多跑两个客户,多打磨打磨方案。” 结果呢?她负责的项目,硬是拿下了行业含金量最高的金奖!合作方点名夸她专业、靠谱!现在领导见了她,笑得那叫一个灿烂,比见谁都亲热。
想起我妈常挂嘴边的一句话:“舌头根子底下压死人,可日子是过给自己的。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
庄子还讲过一个奇人的故事,叫“支离疏”。
这人长得,那叫一个“随心所欲”——脖子歪着,肩膀耸着,满脸坑洼。放现在,绝对是人群里最扎眼的那个。可怪就怪在:
朝廷征兵?他这模样,没人要!
征劳役?他这体格,没人管!
发救济粮了?嘿,他还能多领三钟米、十捆柴!
你看,那些别人眼里的“缺陷”,到了他这儿,反倒成了“护身符”! 非要削尖脑袋,把自己塞进别人设定的“完美模子”里,最后只会滚得离自己越来越远,浑身不自在。
四、静于心:把日子,过成一首属于自己的“慢诗”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真是至理名言!心思不跑毛,才能把事儿干漂亮。 他讲的那个驼背老头粘知了的故事,绝了!
孔子路过一片树林,看见个驼背老头,拿着根长竹竿粘树上的知了。那叫一个准!一粘一个,跟伸手从树上摘果子似的轻松。孔子惊呆了:“老人家!您这手艺神乎其技啊!有啥诀窍没?”
老头直起腰(估计也直不了多少),捶了捶背:“练了五六年喽!开始啊,竹竿顶头放俩弹丸,得稳稳当当不掉下来。掉了?重来!练到纹丝不动;再放仨…最后加到五个!现在啊,刮大风下大雨,我这手稳得跟焊在竹竿上似的。粘知了的时候?眼里就只剩下那对薄薄的翅膀了!旁边就是过马车、小孩哭闹打滚儿,我全当没听见!你说,这能粘不着吗?”
我认识个开茶馆的老周,那“静”的功夫,更是一绝!
街面上车水马龙,喇叭声吵得能把屋顶掀了。可老周一摸茶壶,整个人“唰”一下就静了。
煮水: 盯着壶底,“咕嘟咕嘟”小气泡慢慢变大、升腾,他嘴角能咧到耳根,跟看大片似的:“瞧这泡泡,有劲儿!跟小孩吹的不一样!”
温杯: 手捧着杯子,慢慢转着温,热度从指尖传到胳膊,他眯着眼“嘶哈”一声:“得劲儿!这温度,正正好。”
投茶: 捏一小撮茶叶,看它们蜷缩的样子,眼神温柔得像看刚睡醒的小猫:“茶啊,跟人一样,得顺着它的‘性儿’来。”
注水: 眼睛追着水流划出的弧线,看水冲击茶叶溅起的小水花,“哟!”一声,觉得比放烟花还好看。
每一步都慢悠悠,眼神专注得能钉住飞过的蚊子!
有次我在他店里吐槽老板抠门,吐沫横飞,口干舌燥。他半天没搭腔,等一杯茶稳稳推到我面前,才慢悠悠说:“刚才啊,光顾着伺候这茶了,你说啥,没听着。” “天天就干这个,不烦啊?” 我灌了口茶问他。老周笑了,指关节敲敲茶桌:“烦?你看这茶,水温高了烫死它,低了香出不来;泡久了涩嘴,泡短了没味儿。一门心思琢磨透它,跟它‘对话’,哪还有功夫烦?”
这话让我想起小区门口修鞋的老李头。
甭管谁催,他永远慢条斯理。穿针、引线、纳底,一丝不苟。有回我急着取鞋开会,催了两句:“李师傅,快点儿成吗?” 他头也不抬,手上活不停:“姑娘,鞋线要是走歪了,穿不了三天准开。我慢是慢点,可经我手的鞋,没有说不‘结实’的!” 后来发现,他修的鞋确实耐穿,比新买的还跟脚。现在想想,这不就是庄子说的“坐忘”境界吗?——不是啥都忘了,是忘了那些没用的杂念,把心神都收回来,安住在手头这件事上!
其实,“静下来”不是说非得打坐念经当神仙。
它就是:做事时,就一门心思做事;吃饭时,就专心品尝饭菜的滋味。
想想咱们小时候:
玩泥巴能玩一下午,捏个歪鼻子斜眼的小泥人,乐得嘎嘎的。
看蚂蚁搬家能蹲那儿瞅俩钟头,跟着蚂蚁队伍能走出二里地,腿麻了都不知道。
那时候的快乐多纯粹?就因为心思单纯,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
庄子教过一种“坐忘”的法子,听着玄乎,核心就是让自己“松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说人话就是:别老惦记着胳膊酸腿疼,别总耍小聪明算计得失,把那些扰人的念头清空,就能触摸到生活本身那份从容和通透。
你也试试看?
每天抽个十分钟:
啥也不干,就坐着发发呆。
或者,盯着窗外一棵树看。
看叶子被风吹得摇头晃脑,看阳光在叶缝间跳跃、闪烁… 慢慢你会感觉,心里头那些毛躁、焦虑,像被一场细雨洗过,变得清亮、安静许多。
五、活在当下,咱普通人怎么学庄子?
有人撇嘴:“庄子那套?太虚!太理想!现在压力山大,房贷、车贷、孩子学费、老人医药费… 哪能说放下就放下?喝西北风啊?”
嘿,别误会庄子! 他老人家可没说让你辞职住山洞、喝露水。他讲“外化而内不化”——外面该咋样咋样!
班,该上还得上,挣钱养家,天经地义。
人情世故,该应付也得应付(但不必违心)。
关键是“内不化”——心里头那根“定海神针”不能丢!别被外界的喧嚣轻易带跑偏了。
具体咋操作?接地气的法子有的是:
挤地铁公交时: 别光埋头刷手机。抬头看看窗外:春天树梢冒出的嫩芽,像举着绿色的小拳头;秋天金黄的叶子飘落,像撒了一地碎金。多有意思!听听旁边人聊天:张大妈抱怨菜价涨了,李大爷炫耀孙子又考了第一… 这都是热腾腾、活生生的烟火气,比手机里那些碎片信息滋养人多了!
跟人打交道时: 真诚点,省心省力! 同事问:“这方案你看行不?” 觉得好,就说:“思路挺清晰的,重点突出。” 觉得一般,就说:“这块儿是不是还能再优化下?比如数据支撑…” 不用总想着讨好谁、怕得罪谁。你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人人喜欢?
养生这事儿: 别瞎跟风,别当任务! 别人吃燕窝鱼翅,你也跟着吃?别人练高温瑜伽,你也硬着头皮上?累不累啊!学学我爸: 不迷信保健品,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公园溜达两圈,晚上翻两页闲书,九点半准时睡觉。精神头儿比很多年轻人都足!大道至简:早睡会儿,别熬夜;多动动,别久坐;吃得均衡点,别太油腻。 这比啥偏方都强!
就像陶渊明,住的地方离闹市不远,却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不是环境真那么安静,是人家心里头不吵吵。
苏东坡更是“虚静守真”的顶级玩家! 被贬到哪儿都能乐呵呵把日子过出花来:
在黄州,撸起袖子种麦子,研究“东坡肉”。
在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美滋滋。
在海南,条件艰苦,就教当地小孩念书识字。
不管多难的处境,他总能找到乐子,活出滋味。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是真比马快吗?是心里没那么多包袱,走得轻松自在!
咱普通人,也能活出这份自在!
朋友约聚会,想去,就开开心心去,热热闹闹挺好!
不想去,大大方方说:“今儿真累了,想自个儿歇会儿。” 不用硬撑,不用愧疚。
享受独处时,别瞎琢磨“我是不是不合群?”。看看书,浇浇花,或者干脆躺着“思考人生”(发呆),自得其乐,就是高级享受!
养生?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心情舒畅,就是最好的修行! 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六、最后叨叨两句
庄子感叹:“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一辈子啊,快得很!像骏马从门缝里“嗖”一下跑过去,眨眼就没了。
这么短的光阴,何必呢?
何必被别人的“标准答案”五花大绑?
何必让没用的东西塞满身心?
何必被乱七八糟的念头搅得心神不宁?
聚会也好,独处也罢,养生也行,终极目标不就图个活得舒坦、自在吗?
而最舒坦、最高级的活法,庄子两千多年前就用四个字道破了——虚静守真。
心里“空”一点(虚静), 杂念少了,阳光才能照进来。
守住自己那点“真”(守真), 不随波逐流,脚步才能走得稳当踏实。
就像庄子笔下那只大鹏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它飞那么高、那么远,不是因为它天生神力,是因为它知道自己要往哪儿飞!
不被地上麻雀的叽叽喳喳扰乱方向,
不因为风大浪急就畏缩不敢展翅。
咱们过日子,也该有这股劲儿!
不用跟谁比,不用急着跑。把心放宽点,把事儿看轻点,把自己守好点。 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本真。
这,大概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朴实也最顶级的活法智慧了。
来源:国经音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