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界万花筒.第40期:中国领衔,《柳叶刀》首发全球肝癌防治报告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6 23:24 2

摘要:2025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于封面发布重大报告:《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addressing the global hepatocellular

一、报告的背景与意义

(一)历史性突破

2025年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于封面发布重大报告:《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addressing the glob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urden:comprehensive strategies from prevention to treatment,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是《柳叶刀》创刊200余年来,首次由中国学者领衔的全球重大疾病委员会工作,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周俭教授担任联合主席,联合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51位专家历时多年共同完成。全文长达2.3万字,选择在“世界肝炎日”发布,彰显其全球影响力。

(二)全球协作价值

肝癌素有“癌中之王”、“沉默杀手”之称,其潜伏期长、早期症状隐匿,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严峻挑战。全球癌症统计(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数据显示其发病趋势不容乐观。此份报告整合了流行病学预测、病因学分析与防治策略研究,提出“60%肝癌可预防”的核心结论,为全球肝癌防控提供了科学路线图。《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强调:“这份报告展现了卓越的国际合作,扭转肝癌趋势亟需此类行动”。

二、核心发现:肝癌可预防性与疾病负担

(一)60%肝癌可预防

报告明确指出,至少60%的肝癌可通过控制可改变的风险因素进行预防:

病毒性肝炎防控:扩大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是关键,从源头上减少乙肝病毒携带者,降低相关肝癌风险。对已感染者,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可延缓病情、减少肝硬化和肝癌发生。

酒精摄入控制: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加强宣教,提高公众对过量饮酒危害的认识,倡导健康饮酒或戒酒,降低酒精性肝病相关肝癌发生率。

MASLD/MASH防控:鉴于不健康生活方式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密切关联,需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摄入、增加运动、控制体重,以预防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降低肝癌风险。

(二)病因结构显著转变

传统主导因素减弱:乙肝(HBV)和丙肝(HCV)相关肝癌占比下降(HBV从39%→37%,HCV从29%→26%)。

新威胁快速上升:MASH和酒精相关肝癌占比增幅显著。MASH相关病例从8%升至11%(增幅35%),酒精相关从19%升至21%。

驱动因素:肥胖、糖尿病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高糖饮食)正重塑肝癌风险地图,尤其在欧美地区。

(三)未来疾病负担预测

若不干预,2050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将达152万(较2022年翻倍),死亡病例增至137万。非洲因人口增长和乙肝疫苗覆盖率低(仅17%),将成为增幅最大地区。

(四)关键减排目标

全球需实现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年降2%-5%,方可在2050年前避免880万–1730万新发病例,挽救770万–1510万人生命。

全球肝癌病因结构变化趋势(2022 vs 2050预测):

乙型肝炎病毒(HBV):2022年占比39%,2050年预测占比37%;

丙型肝炎病毒(HCV):2022年占比29%,2050年预测占比26%;

酒精相关:2022年占比19%,2050年预测占比21%;

MASH相关:2022年占比8%,2050年预测占比11%(增幅35%)。

三、防治策略:三级防控体系

基于最佳证据,报告提出十项核心建议,涵盖预防、筛查、治疗各环节,构建全面可操作的策略体系:

(一)预防层面

扩大乙肝疫苗接种:确保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的可及性与覆盖率。

加强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管理:建立完善随访机制,确保规范治疗。

开展健康宣教:提升公众对病毒性肝炎、酒精、不健康饮食等风险因素的认知,促使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

(二)筛查层面

将肝纤维化筛查纳入高危人群常规体检:如糖尿病、肥胖人群,实现早期发现。

推广非侵入性检测技术:如血清学标志物、肝脏超声,提高筛查效率和可及性。

(三)治疗层面

加强药物研发与引进:提高药物可及性、可负担性,优化医保政策。

缩小地区治疗水平差距:通过技术帮扶、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及欠发达地区能力。

整合姑息治疗:自诊断之初纳入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全方位关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四、中国经验与全球合作

(一)疫苗普及

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新生儿接种率超95%,1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从10%降至1%以下。

(二)区域实践

江苏启东通过“主食结构调整(稻替玉米防黄曲霉素)+自来水普及+高危筛查”,显著提升生存率。

五、目标展望

报告首次提出“肝癌作为慢性病管理”的理念,强调肝癌“防控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策略。其划时代意义在于:

(一)科学层面:揭示肝癌病因从感染性向代谢性转型的紧迫性,量化可预防潜力。

(二)实践层面:提供可复制的三级防控蓝图,中国经验为高负担国家提供参考。

(三)政策层面:推动各国将肝癌防控纳入公共卫生优先事项,加速减排目标落地。

报告特别强调,若能实现肝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每年持续下降2%至5%,未来25年全球有望避免1730万新发肝癌病例,挽救约1510万生命,彻底逆转当前上升趋势。尽管面临地区资源不均、公众意识差异等挑战,这一目标为全球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六、结束语

《柳叶刀》全球肝癌负担应对委员会报告为全球肝癌防治提供了全面、系统且前瞻性的策略与行动计划。通过各国共同努力,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国际协作,人类终将在抗击肝癌的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为全球公众健康福祉做出巨大贡献。

附件:

报告详情:

报告全称:《柳叶刀》全球肝癌负担应对委员会报告:从预防到治疗的全面策略(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addressing the glob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urden:comprehensive strategies from prevention to treatment)

发布媒介:《柳叶刀》(The Lancet)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8日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5)01042-6

癌症治疗的“明星”——CAR-T细胞疗法(连载第1—13期导读)

来源:奇云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