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1日讯报,前国脚李玮锋最近在直播中聊起2002年世界杯的往事,提到自己至今没问过米卢,为什么当年不带李明却选了高尧。这个话题一抛出来,立马勾起老球迷的回忆,毕竟这可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经典的“悬案”之一。但23年过去,事情真的只是“老乡关系”那么简单吗?
8月11日讯报,前国脚李玮锋最近在直播中聊起2002年世界杯的往事,提到自己至今没问过米卢,为什么当年不带李明却选了高尧。这个话题一抛出来,立马勾起老球迷的回忆,毕竟这可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经典的“悬案”之一。但23年过去,事情真的只是“老乡关系”那么简单吗?
其实,米卢的选择从来不是拍脑袋决定的。2001年十强赛首战阿联酋,原本定好的首发李明赛前突然因为腿部不适退出,临时顶上的李霄鹏却意外爆发,直接改变了米卢的用人思路。
从那以后,李明在米卢心中的地位就动摇了。再加上当时国足中场不缺人,曲波、孙继海都能踢边路,而高尧作为防守型后腰,是李铁的唯一合格替补,米卢带上他,更多是战术考虑,而不是什么“老乡情结”。
有意思的是,高尧在世界杯上一分钟都没上,反而让这个选择显得有点“备胎”意味。但米卢的用人哲学一向如此,谁状态好谁上,谁适合体系谁留。这一点,和现在NBA快船主帅泰伦卢的“机械换人”形成鲜明对比,米卢的调整更灵活,也更务实。
不过,高尧当年因为入选世界杯名单,遭遇了长达20年的网络暴力,直到今年3月才被重新讨论。而李玮锋现在重提旧事,恰逢中国足球又一次陷入低谷,国足世预赛表现不佳,球迷们又开始翻旧账,似乎是想从历史里找点安慰。但说实话,纠结这些陈年旧事,真不如想想怎么培养下一代球员。
米卢自己倒是看得很开,这些年一直在中国搞青训,今年6月还和李玮锋一起出席了宁河足球嘉年华,两人互动热络,完全看不出有什么“旧怨”。或许在足球圈里,成绩才是硬道理,米卢带队打进世界杯的成就,早就让选人争议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中国足球的问题从来不是某一次选人决定的,而是整个体系的长期积累。23年过去,米卢的“快乐足球”理念反而被重新推崇,而当年的争议,如今看来更像是一个时代的注脚。与其纠结“为什么选高尧”,不如想想“下一个米卢在哪”毕竟,现在的中国足球,最缺的不是背锅的人,而是能带队冲出亚洲的教练。
对此您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薇薇婆评球大数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