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五原县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妇工委引领妇女投身乡村振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6 21:14 2

摘要:“灯笼红”香瓜、黄柿子、“三胖蛋”瓜子、“晒阳阳红腌菜”……这些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美食,是坐落在河套平原黄河边上的小县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美食地标。

“灯笼红”香瓜、黄柿子、“三胖蛋”瓜子、“晒阳阳红腌菜”……这些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美食,是坐落在河套平原黄河边上的小县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美食地标。

近年来,乘着电商发展的东风,在五原县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妇工委的引领下,周边妇女纷纷投身电商创业大潮,用勤劳和智慧让“河套味道”香飘万里。

创新“互联网+妇女工作”模式,服务妇女电商创业者

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园区入驻创业团队226户,其中妇女创业者158人,占园区总人数的69%。

据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妇工委主任辛一宾介绍,园区妇工委自2015年8月成立以来,以“互联网+妇女工作”的思路,为入驻园区的妇女创业者及五原县9个乡镇的妇女电子商务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五原县振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库房里,20多名女工正熟练地挑选、分装、打包,旁边的女主播正在直播间里和粉丝们热情互动。“我这儿除了几个重体力的岗位以外,其他都是女工。现在有了暖棚,她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收入自然也就高了。”公司负责人王恽说,公司入驻园区5年来,年销售额已超千万元。

据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负责人冉利文介绍,园区妇工委紧密联动园区党组织,实施“双培双推”策略:将优秀的妇女致富带头人培养为妇工委骨干,将杰出的女性创业者推荐进入村级妇联和村“两委”。“在县妇联的直接指导和园区党组织的全力支持下,一批有影响力、充满热情的女性带头人被推选为妇工委委员。通过建章立制、群策群力,妇工委迅速成为园区妇女信赖的‘娘家’。”五原县妇联主席王慧说。

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还成立了“一站式”妇女创业服务中心作为妇工委赋能的核心阵地,整合资源,提供互联网启蒙、电商技能培训、实战销售指导等全方位孵化服务。

打造定制化课程,孵化应用型人才

和王恽一样,王丹的公司仓库里也是一片繁忙景象。“政府很支持我们,园区的房租很便宜。前几天我又在县城设立了直播间,我的员工几乎全是女性,去年公司销售额有几百万元。”王丹说。

针对农村妇女电商技能薄弱的痛点,园区妇工委依托园区强大的培训实操中心,积极孵化本土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启动了电子商务人才“万人培训计划”,还邀请电商专家现场授课,“创业班”“巾帼班”等定制化课程如及时雨“精准滴灌”。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电商基础培训,培育应用型人才超两万人,输送电商就业人员3000人。

近年来,“五原农耕”“河套购”等区域品牌在线上声名鹊起,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这优异战绩的背后,妇女创业团队贡献率高达75%,成为品牌塑造和市场开拓的主力军。妇工委积极推动园区与头部电商平台深度合作,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化工程。通过“母鸡带小鸡”模式,土鸡蛋、红腌菜、海红果等特色“子品牌”实现了质优价优,有效破解了农产品“多小散弱”的困局。

依托供销社的“万村千乡”工程、“便民连锁超市”等农村流通资源,园区妇工委为传统商超升级,对站长进行培训,打造成具备代买代卖、收发快递、便民缴费、电商金融、信息服务等电商功能的电子商务服务站。目前全县117个行政村建立的电商服务站,成为深入乡村的毛细血管,其中超50%的站长由创业女性担任。她们提供代买代卖、物流配送等便民服务,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打通了农产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

冉利文告诉记者,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已建成八大功能区,入驻电商企业230家,形成了稳定且活跃的电商经营生态。今年上半年,园区农副产品网络零售额0.53亿元,快递出港量142.11万件。飞跃式增长的背后,是无数平凡女性被点燃的创业激情与释放的巨大潜能,而园区也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记者 王永钦)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