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传递新闻信息的功能,还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公众思考的重要使命。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写好一篇新闻评论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知识,还需要紧跟时代潮流,灵活运用新媒体手段。
原创作者:秦逸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传递新闻信息的功能,还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公众思考的重要使命。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写好一篇新闻评论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知识,还需要紧跟时代潮流,灵活运用新媒体手段。
一、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的新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新闻评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互联网使得公众能够更便捷地获取新闻信息,但也使得虚假信息、极端言论有了更广泛的传播空间。另一方面,互联网为新闻评论提供了更丰富的传播渠道和互动方式,但同时也要求新闻评论具备更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二、互联网时代写好新闻评论的策略
1. 找准切入点,贴近受众心理
在互联网环境中,情感被置于与信息同等重要的位置。新闻评论要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除了立意有高度、内容有厚度之外,还要有温度,满足读者和用户的情感需求。写好新闻评论的第一步是找准切入点。切入点可以是新闻的某个细节、某个角度,或是背后的社会疑惑。
例如,针对2016年广东东莞中堂大桥的一起交通事故,舆论的焦点在于比亚迪车主是否“故意撞车”。在这起事故中,切入点可以是“道路交通法规的执行与公民道德”的碰撞,通过分析事故背后的社会现象,引导公众思考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2. 深入分析,提供独到见解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评论,其题材内容、表现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拓展且日趋多元。新闻评论不仅要传递信息,还要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新闻评论的核心在于深入分析,提供独到见解,要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地分析难题,适度表达个人情感,使评论更具价值和说服力。
例如,在针对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的评论中,可以深入分析乘客与司机沟通不畅、公共交通秩序混乱、社会道德观念缺失等问题,提出升级沟通能力、加强公共交通管理、倡导社会道德观念等建议。这样的评论不仅揭示了事件背后的社会现象,还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能够引起公众的共鸣和思考。
3. 注重逻辑性,结构完整
新闻评论需要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使观点更加清晰、有力。一篇好的新闻评论通常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开头要为下文定下基调,中间部分要深入分析,提供观点,结尾要点题,使评论结构完整。
一个清晰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抓住文章的主旨。一般而言,新闻评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事件由头及背景、提出观点、价值判断、提出观点的原因、举例说明、提出建议、总结。
例如,在评论“网络暴力”现象时,开头可以简述网络暴力的危害和现状,中间部分可以分析网络暴力的成因、表现形式和危害后果,提出加强网络监管、提高公众素质等建议,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呼吁公众共同抵制网络暴力,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如2023年人民日报金台锐评《严惩“按键伤人” 依法铸就清朗网络空间》。
4. 善用数据与例证,增强说服力
在新闻评论中,善用数据和引证是增强说服力的有效手段。选择来源权威且被大众公认的论据,可以通过引用权威数据、专家观点、法律条文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运用具体事例来丰富评论内容,使评论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证券时报》记者在调查“专网通信”骗局时,对13家上市公司连续8年的财务报表进行梳理,最终复盘出“900亿元”这个金额,向市场发出了有意义的警示。
5. 紧跟时代潮流,创新评论形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新闻评论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新闻评论不仅要拥抱变化、坚守新闻价值,还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突破创新。除了传统的文字评论外,还可以结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评论。
例如,一些新闻媒体在报道热点事件时,除了评论员出镜评论,也会邀请专家进行视频评论或直播评论,与读者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这种创新的评论形式不仅增强了评论的互动性和时效性,也提高了读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在互联网时代,写好新闻评论需要深刻理解时代特点,把握受众心理,创新表达方式,并在结构、逻辑、数据使用上精益求精,才能够写出具有说服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的新闻评论作品。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闻环境和公众需求。
(知名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
来源: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