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6日,温州博物馆的贝类与珊瑚展区里,惊叹声此起彼伏。20余名青少年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仿佛置身于一片神秘的海洋世界。他们穿梭在琳琅满目的贝类与珊瑚标本之间,开启了一场探索深蓝大海中神奇生物的奇妙之旅。
“哇,这就是传说中的螺中皇后!”
“天哪,螺里竟然真的能听到声音!”
8月16日,温州博物馆的贝类与珊瑚展区里,惊叹声此起彼伏。20余名青少年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仿佛置身于一片神秘的海洋世界。他们穿梭在琳琅满目的贝类与珊瑚标本之间,开启了一场探索深蓝大海中神奇生物的奇妙之旅。
活动现场 记者 李沐子 摄
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
原来,这是温州海事局联合温州博物馆精心策划的“我们一起去看海——听见海的心跳”主题研学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及少年海事学校学员。
“你听,真的有海浪声!”少年海事学校学员代表陈锦萱站在贝类声学墙前,耳朵凑近一个巨大的海螺,眼睛瞪得圆圆的,脸上洋溢着惊喜。她迫不及待地把这份奇妙的发现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大家纷纷围了上来,一个个都像发现了新大陆。
在声学墙旁边的触摸翻翻墙,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这个好坚硬!”“哇,这里有刺!”他们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各种贝类标本,感受着它们独特的质感和形状。
结束了海底贝类生物课堂,孩子们又来到特殊的水上安全知识课堂。
课堂上,海事的叔叔阿姨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向学生们讲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性,介绍了水上交通安全、乘船出行安全和防溺水安全等知识。
他们抛出一个个问题。“乘船会遇到哪些危险?如何报警求救?如何逃生?”“小伙伴落水时,该如何正确施救?”“不同类型的水上救生器材该如何使用?”……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现场气氛热烈。
在互动环节,白晨兴自告奋勇,走上前进行救生衣穿戴实操演示。他一边穿一边认真地听着海事阿姨的指导,动作虽然有些笨拙,但充满认真和专注。其他孩子们也瞪大眼睛,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
活动现场 受访者供图
据悉,温州博物馆以250余件贝类、珊瑚和鱼类等海洋动物标本构建知识图谱,温州海事局携十余年安全宣教经验护航,两大优势交融铸就此次深度研学。
少年海事学校作为全国首创的水上安全教育基地,学员化身“双面使者”:既是贝类密码破译者,又是水上安全技能传播者。
“从珊瑚保护到救生衣穿戴,本质都是对生命的敬畏。”温州海事局党群工作部主任白龙注视着操练中的少年,“举办这次联合活动,我们的初衷是想通过创新的形式,让青少年更全面地了解海洋。海洋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也需要我们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去守护和探索。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青少年在学习海洋生物知识的同时,提升水上安全意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海洋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他们成为海洋的守护者和安全知识的传播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