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秋之夜的滨城区北海公园,一杯雪梨百合茶消解了秋燥,也揭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文化盛宴。滨城区文化书院联合卫健部门推出的“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健康”立秋中医药夜市活动,以烟火气为媒,让古老的中医药智慧与传统节气文化在秋夜里碰撞出温暖的火花,为“文化+健康”的惠民模
立秋之夜的滨城区北海公园,一杯雪梨百合茶消解了秋燥,也揭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文化盛宴。滨城区文化书院联合卫健部门推出的“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健康”立秋中医药夜市活动,以烟火气为媒,让古老的中医药智慧与传统节气文化在秋夜里碰撞出温暖的火花,为“文化+健康”的惠民模式写下生动注脚。
这场活动的动人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隔阂。当市民在彭李街道文化书院亲手制作桂花陈皮香囊,在市东街道体验耳穴压豆的奇妙功效,在市中街道的“穴位大闯关”里欢笑竞答时,中医药不再是古籍里的晦涩术语,而是可触可感的生活智慧。专业药师讲解的百合、麦冬等药材,医师提供的个性化体质调理方案,甚至八段锦里养肺强身的招式,都精准对接了夏秋交替时群众对“防秋燥、解秋乏”的迫切需求,让“治未病”的理念从口号变为实实在在的体验。
更难得的是活动对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节气是古人认知自然的时间密码,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二者的结合本就顺理成章。滨城区没有选择刻板的讲座或展览,而是用“夜市”的轻松形态,将养生知识融入茶饮品鉴、香囊手作、亲子游戏等场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既保留了文化的严肃性,又赋予其贴近生活的亲和力——当孩子们在“本草辨辨看”中认识了山药、银耳,当上班族跟着导引操舒缓了疲惫,文化的种子便在不经意间落地生根。
从市民争相参与的热情,到“金点子征集箱”里的创意建议,这场活动的成功不仅在于提供了实用的健康服务,更在于找到了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有效路径。它证明,当文化走出博物馆、书院的围墙,与群众的日常需求深度对接,就能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正如滨城区探索的“文化+健康”模式,既让中医药知识惠及更多人,也让节气文化在守护健康的过程中焕发新的光彩。
秋风渐起,这场浸润人心的健康文化之旅仍在继续。期待这样的创新实践能不断延伸,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生活,在守护幸福安康的同时,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