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发现,他是节目史上第一个靠“冷门”歌曲夺冠的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6 05:29 4

摘要:现在才发现,我们只关注了陈楚生拿歌王的荣耀。却没有发现,他是节目史上第一个靠“冷门”歌曲夺冠的人。

现在才发现,我们只关注了陈楚生拿歌王的荣耀。却没有发现,他是节目史上第一个靠“冷门”歌曲夺冠的人。

陈楚生是《歌手》开播12年来首位全程演唱原创歌曲夺冠的歌手。从初舞台《将进酒》到决赛曲《获奖之作》,13首竞演曲目均为原创作品,打破节目依赖经典翻唱的固有模式。

这种“用创作直面竞技”的勇气,被《北京日报》评价为“创作型歌王的新标杆。

其作品虽被冠以“冷门”标签(如《凡人决》《未来的主人翁》),实则是对快餐式音乐审美的挑战:

摒弃短视频式“爆款副歌”套路,专注完整叙事与情感铺陈(如《大梦》以一首歌浓缩人生历程);

拒绝飙高音炫技,以《获奖之作》等作品用“质朴叙事”对抗技术流竞赛惯性,歌词中“颁给养家后的薪酬与负重”“你也是某人的获奖之作”引发广泛共情。

两极评价的核心矛盾,争议焦点集中于音乐评价体系的分歧:

支持方认为其代表“原创音乐人价值”的胜利,让音乐回归情感本质;

质疑方指出总决赛《赤裸裸》合唱表现欠佳,认为其唱功未达“歌王”技术标准。

北京日报点出关键:《歌手》需明确“歌王”评判维度,否则公信力受损。

部分舆论将结果简化为“六女一男竞争中男性获胜,忽略了赛制设计(两轮综合得分制)及陈楚生个人音乐积淀的复杂性。央视网等媒体强调其“从酒吧驻唱到歌王”的25年草根坚持,淡化性别对立视角。

陈楚生从19岁深圳酒吧卖唱到44岁登顶的历程,与《获奖之作》中“致敬平凡人勋章”的主题形成互文:

歌曲将奖项“颁给18岁的追梦与扑空”“父母老去后换我乳名时生出的白发,被乐评人解读为“当技巧满屏时,意义成为破晓之光;

内蒙古扎赉特旗文旅将其与稻田景观结合制作宣传片,印证作品对普通人价值的礼赞已溢出娱乐范畴。

面对争议,他多次强调:

“在我心里没有歌王,因为每个歌手都是独一无二的。奖项的意义是鞭策我更爱音乐——你爱它,它才会爱你。”

这一态度被《光明网》解读为“对音乐纯粹性的守护,也呼应其“用25年证明真心唱歌永不输”的信念。

陈楚生的“冷门夺冠”远非偶然:

于节目,打破音综“翻唱霸权”,拓宽竞技可能性;

于行业,为挣扎中的原创音乐人点亮商业化与艺术性平衡的路径;

于公众,重新唤醒对音乐本质的思考——当金曲被流量裹挟,那些静心打磨的“冷门”作品,终将在时光中淬炼成“获奖之作”。

来源:小王的时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