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是小时候常听父亲嘴里念叨的一句话。
“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是小时候常听父亲嘴里念叨的一句话。
那时候听不懂,只觉得时间绵长无边。
可如今,七十五岁高龄再回头,蓦然发现,时光确实是那匹不肯停歇的快马,奔跑间,悄然带走了四季更替、满头青丝,也将身边的亲人和往事,化作了远山淡影。
七十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细数下来,每一年都是山高水深,每一天都藏着烟火气和笑泪。
很多人觉得,“七十古来稀”,可我偏不信邪,看这世界还是兴致盎然。只是偶尔清晨醒来,算一算——如果真活到八十三岁,满打满算三千天不到。这条人生的路,越走越短,日子却越发明亮起来。
到了这个年纪,身上的小毛病一天天多了,不比年轻时候大病小痛不放在心上。
现在头疼了要歇歇,腿脚疼了要慢下来。
朋友们聚会,不再海阔天空聊理想,只说孩子怎么样,小孙子换牙了没。
谁家老伴儿做的菜最好吃,哪家小剧场的戏最热闹。
渐渐明白,晚年不是凑合着度日,而是用心过好每一天,珍惜身边人。
曾经以为,还能和老哥们爬爬山,骑骑单车;还能和老伙伴下棋侃天,一坐半天。
如今他们有的已是音讯杳然,有的腿脚不便,大家聚一次都成了大事。
每次见面都恨不得把这些年没说完的话全讲完,临别时挥手,总觉得下次不知什么时候。
慢慢懂得,每一次团聚,都是天大的缘分。
年轻时想着赚更多的钱,孩子们衣食无忧;到了年老,却发现孩子们个顶个的大忙人,一个电话、一次团圆都是奢望。
过去逢年过节,是最热闹的盼头。
现在倒也释然了,偶尔孤独,就给老友打打电话、和邻居唠唠嗑。还可以翻出旧相册,看看从前那些年轻的面孔。
照片不会说谎,记忆就在那里,哪怕人已老去。
我开始喜欢那些细碎的幸福。
出门看见小院栽的花开了,超市买到当天最鲜的鱼。寒风细雨,有人帮忙递上一杯热茶。
小外孙打来半分钟的视频电话,歪着脑袋喊一句“外公好”,那种幸福,比年轻时功成名就还实在。
时常自言自语:还能活几年?如果八十三岁是个终点,眼下这些日子就成了倒计时。
人到七十五,一点都不虚伪了——高兴就笑,不开心就说,谁对我好我就加倍珍惜。
年轻时不敢表达的喜欢和感谢,到老了才明白,要大大方方说出口。
有时候夜里失眠,窗外是树影斑驳月色清凉,我一点都不害怕。
反倒觉得平平安安走到今天,还能躺在温暖的床上,是多大的福气。老伴和我偶尔拌两句嘴,很快也都化解了。
看过多少悲欢离合,剩下的全是宽容。
最难学会的,不是挣多少钱,不是爬多高的职位,而是如何放下纠结、示弱认错。
人老了呀,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以前总怕麻烦别人,现在我明白,被亲人惦记着的那个“麻烦”,其实正是连接彼此的纽带。
留点念想,才有牵挂。
很多人问我怕不怕死。我笑了,其实没啥好怕的。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路过。重要的不是终点,而是每一步走过的欢喜。
能活到今天,得失都坦然接受。
三千天其实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既然还剩三千天,那就好好爱,好好吃饭,好好生活。每天醒来,都是新的赠礼。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了也没什么不好,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一切都简单明了。
人最怕的,是活着一天却稀里糊涂混过去。
既然日子不多,就更要把每一天过得有滋有味,把喜欢的人放在心上,对自己也不舍得苛待。
七十五岁的我,越发懂得珍惜。日子会慢慢变短,心却越来越敞亮。
愿你我都能在有限的时光里,活出属于自己的晴朗岁月。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