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登顶,速腾滑落:激光雷达市场格局生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5 22:23 3

摘要:2025年上半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已达100.2万颗,同比再增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2025年上半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已达100.2万颗,同比再增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其中,主激光雷达(承担核心环境感知任务的设备)总装机量达861767颗,禾赛科技以284399颗、33.0%的份额位居榜首;华为以30.2%紧随其后;而此前稳居行业前三的速腾聚创,则以27.4%的份额滑落至第三。

从头部企业的竞争格局看,背后已经呈现出技术路线与客户绑定的分野。

禾赛科技此次登顶,并非偶然。其核心产品ATX车规级小巧型远距激光雷达,凭借高性能与高可靠性,打入了10万元级车型,覆盖零跑B10/C10等多款走量车型。

随着激光雷达在新能源乘用车中的单月渗透率突破17%,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的激光雷达车型销量有了明显增长,显示出“平民化安全配置”的市场爆发力。

同时,禾赛科技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4月21日发布了面向L2到L4级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千厘眼”,并推出了三款新一代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其技术领先地位。

在非车载市场,禾赛凭借JT等系列产品,广泛覆盖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多个高增长市场,为公司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

华为科技则依靠问界等合作车企的销量支撑,在搭载量前十品牌中独占四席。它在此次排行榜中主雷达装机量为260,236颗,市场份额为30.2%,位居第二。

华为的最大优势是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与产业链整合能力,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得到广泛应用,还在海外市场有所突破。虽然华为未单独公布激光雷达业务的详细数据,但从整体智能汽车业务的发展来看,激光雷达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预计将随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推广而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速腾聚创的滑落则值得深思。

2024年,速腾聚创曾以26%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然而,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像禾赛科技凭借产品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对10万元级车型平台的成功渗透,抢走了不少原本可能属于速腾聚创的市场;华为也凭借强大技术研发实力与产业链整合能力,在市场中强势分羹,这些都让速腾聚创市场份额受到严重挤压。

从客户层面来看,客户策略变动给速腾聚创带来沉重打击。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约3.28亿元,同比下滑9.2%,激光雷达销量同比减少9.8%至10.86万台,其中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销量锐减16.8%至9.67万台。

这背后主要是两大头部客户策略调整,一家新势力车企在L2+自动驾驶上改用纯视觉方案,另一家则自研激光雷达。这两家客户在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中占比近60%,其策略变化对速腾聚创营收和销量冲击巨大。

而且,车企在激光雷达采购上,从过去较为稳定的独家供应转向AB供模式,若速腾聚创成本优化跟不上,客户可能更多选择其他供应商,进一步影响其市场地位与营收。

为应对挑战,2025年1月3日,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宣布“激光雷达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聚焦高性能、高线数领域,试图用技术优势打破价格战内卷的局面。随后,速腾聚创在三个月内发布EMX、EM4等多款新品,all in数字化。

在非车载市场,速腾聚创正积极开拓机器人市场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第一季度机器人产品线销量增速达183.3%,营收增长87%,但目前机器人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仅22%(2025年Q1),要挑大梁仍需时日。

要让这一业务有效对冲ADAS业务困境,还需时间验证。在新业务发展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市场推广等,若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会给公司资金流带来压力,影响整体运营与发展战略推进。

从市场格局来看,激光雷达赛道的头部效应愈发显著。禾赛科技、华为科技、速腾聚创三家合计占据了超90%的市场份额,其他供应商市场份额仅为0.01%。

这一现象表明,激光雷达市场正在加速整合,头部企业可以凭借技术、规模与品牌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但彼此之间的较劲也会越发激烈。对于禾赛科技而言,如何在保持装机量领先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毛利率,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速腾聚创则需加快数字化技术的落地应用,提升产品性价比,重新夺回市场份额。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胡雯雯

来源:湾财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