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德馨技精铸医魂,汇济讲堂谱新篇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举办第六届汇济大讲堂暨2025年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5 20:37 2

摘要:为庆祝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师职业精神,围绕今年中国医师节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主题,8月14日下午,同济医院第六届汇济大讲堂暨2025年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在学术报告厅举办。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

为庆祝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师职业精神,围绕今年中国医师节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主题,8月14日下午,同济医院第六届汇济大讲堂暨2025年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在学术报告厅举办。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作为授课嘉宾参会,上海市卫健委新闻宣传处处长艾晓金,同济医院党委书记高源,党委副书记、院长徐金富,以及普陀区东部医联体单位领导、同济医院领导班子、院聘干部、护士长、科室骨干、医学生等参加活动。会议由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吴登龙主持。

在往届汇济大讲堂中,医院曾邀请陈义汉、葛均波、李兆申、范先群、高绍荣等院士莅临讲堂并围绕医师职业精神和医学新兴前沿宣讲。至此,同济医院已连续第六届把院士“请进来”,让全院千余名医护“走出去”触摸医学前沿。本次邀请的黄荷凤院士是我国著名生殖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她的讲座以临床案例串起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与人才建设,同步助力个人健康成长和医院高质量发展,不仅增强了医院医师队伍的凝聚力和职业自豪感,也为推动医院的学科建设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等管理理念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动力。

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张箴波在本子上记录了黄院士在科研技术层面上重点介绍的几个方面,他说“黄院士的授课给他下一项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生殖医学中心执行主任王炎秋听完讲座后感同身受,她说“和黄荷凤院士体会一样,我作为一名创造生命的生殖科医生真的很幸福”,她表示,守护妇幼健康,成为有知识、有温度、有内驱力、有创新力的新型医学人,将是她毕生的追求。心血管内科医生严文文听完黄院士的讲座说,“黄院士的故事让人感动和敬佩,让自己受益匪浅,原来做专业与讲人文并不是两条平行线,它们可以在一次讲座里交汇”。

为进一步落实同济大学党委“内树正气,外树形象”的要求,活动现场发布了《上海市同济医院员工十项行为准则》。高源书记和徐金富院长共同揭牌,骨科医生饶志涛和护士长汤爱玲代表全院员工宣读《践行准则倡议书》,上海市卫健委新闻宣传处处长艾晓金为来自临床、医技、护理、管理、第三方、学生代表发放卡片。该准则根植于国家卫健委的职业道德准则,将宏观要求细化为同济人“政治坚定、廉洁自律、敬畏生命”等可操作、可评价的行为规范;它扎根医院土壤,紧扣“优质服务年活动”需求,将百年同济精神转化为提升患者体验的具体行动指南;它注重全员践行,通过明确“什么必须做”“如何做到位”,让国家卫健委职业道德真正落地于日常医教研管中。

此次活动还表彰了2025年度十位优秀医师,同济医院副院长李冬宣读医院党委的表彰决定,徐金富院长为优秀医师颁发证书。十位医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内涵,展现了在医疗前线的担当与大爱,是全体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同济医院党委书记高源对莅临现场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向辛勤耕耘、默默奋战在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和管理保障部门,以及正在执行援摩、援疆、援滇、援崇医疗对口支援任务的全体医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向默默支持医院工作的各位医师的家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高源对全体员工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深入思考黄院士的讲座精髓,同步助力个人职业发展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第二,要以《上海市同济医院员工十项行为准则》的发布为起点,让准则从纸上走进行动,成为每位同济人的自觉习惯;第三,希望获评的“十佳医生”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的优秀医生跟医院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涌现出更多的百佳、千佳,最终跑出“人人佳”的同济风景。

汇济大讲堂的终点不是掌声,其影响是在下一场诊疗、下一台手术、下一项课题、下一场教学里,医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医师队伍建设,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5

十位优秀医师介绍

(以下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严文文 | 心血管内科行政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

十佳标签

科普影响力Top级专家,30万粉丝认证

个人简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血脂异常学组组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专科分会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组组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医学参考报心血管病专刊常务编委,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CCA)科普专家组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科普工作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慢病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科普工作组委员,医学参考报科普专版审稿专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以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发表SCI20余篇,参编论著4本。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横向课题、卫健委以及院级课题多项。担任多项全球及全国临床研究本中心PI及Sub-PI,获批同济医院优秀学科后备人才及杰出青年计划,第12届上海市科普解说大赛获普陀区赛区“十佳优胜奖”。

严文文医生在病房为患者做体格检查

饶志涛 | 关节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十佳标签

扎根临床20余年,不断精进医术,爱岗敬业,是患者、同事及同道们严重的靠谱医生

个人简介:2021年上海市浦江人才,2018-2019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骨科访问学者,2016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医学中心骨科访问学者。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保膝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关节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中西结合学会关节病学组委员。

主持及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及专家共识7部,包括英文专著《Theadultknee》。专业方向为骨关节外科疾病及运动损伤性疾病,尤其以膝关节慢性不稳及智能化修复重建的机制及应用研究为学术方向。擅长微创人工髋、膝、肩关节置换手术,肩、膝关节镜修复手术。

饶志涛医生在关节手术中

张俊杰 |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中组部第11批援疆干部人才

十佳标签

援疆建功乐奉献,技术精湛填空白,廉洁仁心患者赞,志愿服务展担当

个人简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消化系病专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肿瘤学组成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消化病学装备与技术分会第二届委员。

长期从事消化内科常见病及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熟练掌握胃肠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检查及ESD、ERCP等技术。擅长消化道异物、消化道出血、胃肠息肉、早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痔等疾病的内镜下治疗。

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10余篇。长期从事本科生、规培生带教工作。

张俊杰在为患者进行内镜下ESD手术

黄盛松 | 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十佳标签

保护男性的生命“腺”,专注前列腺疾病的临床及转化工作

个人简介:上海市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前列腺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医疗卫生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前列腺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前列腺分会委员。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主攻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聚焦前列腺癌光声诊断及雄激素代谢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主持、参与前列腺癌相关科技部重大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JClinInvest、CellRepMed、ClinCancerRes、Photoacoustics、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家专利20余项。

黄盛松为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

王 晖 | 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

第196批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队员

十佳标签

传承援外医师精神,展示同济医师风采,新时代中-摩医疗交流实践者

个人简介:上海医师学会普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胆道疾病会诊中心(SCCBD)委员,北京健康促进会门静脉高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撰写组成员,法国航空医疗专家组(亚洲)成员。

在肝胆胰外科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胆道系统疾病(肝内外胆管结石)、肝脏及胰腺肿瘤的外科治疗,以及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上海市卫计委科研课题1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编论著3部,发表论文中文十余篇,SCI4篇。 2013“优秀援滇志愿者”,2020贵州省遵义“优秀扶贫专家”。

王晖在摩洛哥当地设备简陋的手术室里开展手术

王 麒 |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同济大学医学院副研究员

十佳标签

专注神经调控技术前沿,精于DBS手术个体化治疗及创新SCS疗法应用

个人简介:全国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神经外科立体定向和功能组学组员,擅长各类颅脑肿瘤、颅脑外伤及功能神经外科,特别是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梅杰综合症等疾病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治疗。

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中文核心3篇,副主编出版医学专著2本。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新型实用专利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自然基金3项。

王麒在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中

王 震 | 眼科副主任医师

眼科医疗组长

十佳标签

擅长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治疗。五上川藏高原,只为藏胞光明

个人简介: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综合考考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眼科及葡萄膜炎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普陀区眼科质控秘书,上海市普陀区医学会眼科分会秘书,上海市普陀区眼科工伤鉴定专家。

擅长各类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多焦、散光人工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悬吊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黄斑裂孔修补术、黄斑前膜剥除术、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等);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

王震在海拔3600米的藏区进行白内障手术

徐霁充 | 介入科副主任医师

十佳标签

持续为绿色通道提供介入诊疗技术服务,365天24小时待命,背负20斤铅衣为每一个病人带来康复的希望

个人简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上海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业委会委员。

长期从事介入诊疗临床工作;累及主刀完成介入手术超1万台;参与多项注册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主持上海市卫计委课题1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届上海市发明创新大赛二等奖。参编著作3部。

徐霁充在DSA为患者做介入手术

程 飚 | 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

博士后研究生导师

十佳标签

33 年专注于关节外科临床,以精湛技艺和前沿理念引领行业发展,为无数患者重启关节健康之门

个人简介:上海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骨科关节镜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关节镜学组副组长,上海市手外科专科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Arthroscopy中文版编委,上海市医疗事故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骨科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骨科关节与运动医学“医教研”工作三十年,年手术1200余例,近十年以第一负责人获得国自然4项、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四十余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

程飚在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手术中

陈玉辉 | 神经内科中心副主任医师

康复规培基地教学主任

十佳标签

入党32年,从医28载。埋首临床,爱岗敬业,精进创新,时刻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个人简介: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紧跟学科发展前沿,获批上海市级新技术3项、院级新技术12项;科研方面善于从临床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尤其在神经调控技术和医工交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国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长期参与医疗志愿服务,并通过多元化媒体平台开展医学科普,荣获"同济医院科普达人"称号。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