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安和乡人大:“代表+”赋能农业产业振兴发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5 18:10 4

摘要:近年来,江西上犹县安和乡人大坚持代表履职与农业振兴深度融合,创新探索“人大代表+”履职模式。通过精准发挥代表专长优势,在田间地头激发履职活力,以“加”法思维汇聚智慧力量,为农业特色产业注入强劲动能,以高质量履职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江西上犹县安和乡人大坚持代表履职与农业振兴深度融合,创新探索“人大代表+”履职模式。通过精准发挥代表专长优势,在田间地头激发履职活力,以“加”法思维汇聚智慧力量,为农业特色产业注入强劲动能,以高质量履职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大代表+技术员”,粮田变“丰”景

在安和乡的田野上,丰收希望扎根于科技的沃土。乡人大代表肖日洪,这位被乡亲们亲切称为“种粮达人”的农技专家,在春耕秋收的繁忙时节,他的身影时常活跃在田间课堂。他挽着裤脚,手把手传授良种选用、精量播种、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将复杂的农艺简化成乡亲们听得懂、用得上的“金钥匙”。他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开始规模种植,投资50万余元购买旋耕机、收割机、烘干机等设备,具备了育秧、种植、烘干、仓储、加工、销售等全环节生产能力,在关键农时节点带领农户现场示范操作,解决生产中的疑难杂症。这种“理论+实操”的模式,让粮食单产提升技术落地生根,群众种田有了“主心骨”,稳产丰产的信心如饱满的谷穗般坚实。在肖日洪的示范带动下,通过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粮食单产稳步提升,科技正成为安和乡端牢饭碗的最强支撑。

“人大代表+经营者”,青山变“金”山

安和乡的茶产业在乡人大代表郭谟金的引领下,正焕发出蓬勃生机。作为一位深耕茶叶种植与加工的乡人大代表,郭谟金不仅是政策的宣传者,更是产业的实干家。他承包的百余亩茶厂,年产优质茶叶超千斤。在追求产业发展的同时,郭谟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每到茶叶采摘的繁忙季节,他的茶厂便成了周边村民的“就业驿站”。每天20余名村民在这里忙碌穿梭,有的熟练地采摘鲜嫩的茶芽,有的专注地进行茶叶加工。郭谟金不仅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还毫无保留地传授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帮助大家提升劳动技能。在这里,村民们人均日收入可达140元,一份份劳动所得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更点燃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小茶叶,在经营者的匠心运作下,正成为撬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色杠杆。

“人大代表+服务员”,果园变“聚宝盆”

安和乡的哈密瓜、网纹瓜、玉菇、黄桃、脐橙等精品果蔬近年火爆出圈,其背后离不开一支活跃的“代表服务员”队伍。乡人大精准定位产业需求,组织代表们深入果蔬园、桃园一线,变坐等建议为主动下沉服务。他们穿行于瓜果飘香的田园,围绕“如何让精品更精、产业更强、农民更富”的核心命题,多次召集农业技术专家、市场营销骨干、产业带头人和种植大户进行现场“会诊”。代表们不仅关注品种优化与种植技术,更着力打通产业链条堵点。如:协调引进小型智能滴灌设备,推动水肥精准管理;联络商超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破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推动建设仓储设施,有效延长了果品货架期,减少了损耗。在代表们“服务员”式的穿针引线下,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能人”和“大户”脱颖而出,成为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的“领头雁”,推动果蔬产业实现了从“种得好”向“卖得俏”“效益高”的华丽升级。

安和乡人大“代表+”的探索,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将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资源优势与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到极致,成功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下一步,安和乡人大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组织各级代表围绕“抓特色、培产业、促发展”主线,多维度、全方位释放履职能量,用汗水浇灌的履职担当,汇聚成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

来源:农民大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