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4日,财联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消息称,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其中宝骏品牌或采用Hi模式。对此上汽通用五菱方面回应称,以官方发布为准。
中国汽车市场的“华系车”越来越多了。
8月14日,财联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消息称,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其中宝骏品牌或采用Hi模式。对此上汽通用五菱方面回应称,以官方发布为准。
“过时”的华为Hi模式
在华为“界字辈”品牌都已经不够用的如今,华为Hi模式已经很少被提及。实际上,华为进入汽车行业,早期打响知名度的就是Hi模式,但随着赛力斯与华为深度合作后的问界越来越“吃香”,Hi模式不再是“华系车”的头部。
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合作模式主要包括标准化零部件模式、Hi模式(Huawei Inside)和智选车模式。
标准化零部件模式是指华为作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车联网模块、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电机、电控、AR-HUD等标准化的部件进行销售。
Hi模式是华为的全栈的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软件,用全栈解决方案来帮助车企,需要华为和车厂一起来深度卷入,不断地去迭代升级。
智选车模式是在 Hi模式基础上,利用最近这十几年华为在 To C 转型,在终端、在手机消费电子业务积累的品牌渠道零售、营销以及产品定义的经验来帮助车企定义更好的产品,做更好的产品设计、产品的体验、产品的营销、产品的渠道、零售营销。
无论是HI模式,还是智选车模式,核心宗旨还是帮助车企造车,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而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含华量”不同,HI模式的核心是与车企联合开发,为汽车厂商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尤其是汽车国企,比如北汽蓝谷麦格纳打造的极狐汽车、如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汽车、广汽集团下的传祺汽车,东风集团旗下的岚图汽车等,都对华为的HI模式青睐有加,也都已与华为达成合作。
为什么这些传统大国企都选择了与华为进行了Hi模式的合作?因为Hi模式对于车企而言,核心目的就是提升自家车型的智能化水平,重点在智能驾驶技术和智能座舱。这些传统国企其实早期也已经参与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等工作,在三电系统方面有着自己的技术储备,并不需要完全依赖华为智选车。
“半个华为”不如“整个华为”
智选车则是华为全面负责设计、研发和销售,车企像个代工厂一样在华为的“指导”将车造出来。比如问界M9的内外设计,座舱、动力甚至销售渠道,都是由华为负责,赛力斯仅负责生产,按时将车辆交付。
对比Hi模式打造的车型,智选车模式下的车型,不仅仅有鸿蒙智能座舱和ADS驾驶辅助系统,还有许多华为自研自产的智能科技装备。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发现,与其选择“一半”华为,不如干脆选华为,问界销量节节攀升,选择华为Hi模式的车型并没有销量的显著提高。所以,北汽除了Hi模式还选择和华为合作了尊界、上汽合作了即将推出的尚界,广汽也与华为合理打造了很快将登场的华望。
对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与华为合作并不是临时起意。此前有消息称,宝骏将于今年底推出一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15万元级SUV,这款新车目前被看作是双方Hi合作模式下的首款车型。
宝骏采用Hi模式,也不算太意外。
首先是华为已经明确表示不再新增“界”系列车型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已经有了不少新能源车型,且都是亲民型产品,用五菱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车型单价不会太高,并不适合科技配置含量过高的华为智选系列;最后就是宝骏此前选择的大疆视觉智驾方案并未带来销量提升,而华为除了“高配”的激光雷达智驾方案,其实也有视觉模式的ADS SE版本,这也是五菱与宝骏品牌想要的。
潇湘晨报记者胡雄
来源:潇湘晨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