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公布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5 12:03 4

摘要:案情介绍:2025年2月,无为市某推拿保健按摩店在抖音网店发布服务项目刮痧、疏通经络、排毒,其中功效内容为:养生、舒筋活络的文字及图片介绍进行宣传。经查,该项目为普通刮痧服务,无舒筋活络、排毒功效。

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等问题

专项整治典型案例

一、典型案例

案例一:无为市某推拿保健按摩店发布虚假广告案

案情介绍:2025年2月,无为市某推拿保健按摩店在抖音网店发布服务项目刮痧、疏通经络、排毒,其中功效内容为:养生、舒筋活络的文字及图片介绍进行宣传。经查,该项目为普通刮痧服务,无舒筋活络、排毒功效。

处理结果:当事人在抖音网店发布其刮痧具有生、舒筋活络、排毒功效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五)项规定的情形,构成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了行政处罚。

案例二:湾沚区某食品店虚假宣传案

案情介绍:当事人主要从事金芝源®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和灵芝孢子粉产品的销售,在其经营场所有摆有标注“降血压助睡眠 ...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防癌...”等字样的泡沫扇形展板和标注“保肝解毒、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 防癌...”字样的“灵芝十大功效”宣传泡沫板。经查,当事人经营场所的产品并非医疗器械和药品,没有治疗功能。

处理结果:当事人向消费者宣称所售产品具有治疗疾病等功能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了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了行政处罚。

案例三:芜湖某旅游服务有限公司销售伪造厂名、厂址的产品案

案情介绍:当事人主要销售厨具和床上用品,销售对象以中老年群体为主。2025年6月6日,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销售的陶瓷炒锅和陶瓷奶锅2款商品标识上均标示委托商名称为宜兴市紫砂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商名称为江西省黎川县香友陶瓷。经现场核对,上述2企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均无登记信息。

处理结果:当事人销售标示虚假厂名厂址陶瓷炒锅的行为,违反了《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第五项的规定,构成销售伪造厂名、厂址的食品相关产品之违法行为。依据《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四条,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了行政处罚。

案例四:芜湖某大药房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案情介绍:当事人在“天猫商城”平台上架了“【先咨询1对1在线调理脾胃】健脾养胃调胀气反酸鹿脾山药茯苓丸”。当事人在与潜在客户聊天中宣称其所售上述产品疾病治疗效果“立竿见影”“可以确保”“胃病不复发”等内容。当事人未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证明上述产品具有治疗疾病功效。

案例五:芜湖市某大药房工山店销售假药案

案情介绍:当事人销售的天天乐牌“四味脾胃舒颗粒”是从药师帮APP平台购进的,其经营企业为辽宁中联医药有限公司,购进数量是10盒。上述药品经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关于对沃德万方(辽宁)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经营的“四味脾胃舒颗粒”认定意见的函》认定为假药。

处理结果:当事人销售天天乐牌“四味脾胃舒颗粒”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情形,构成销售假药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的规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了行政处罚。

案例六:繁昌区某土特产品经营部虚假宣传案

案情介绍:当事人经营场所内有10排塑料凳(每排12个)和手提电脑、投影仪、功放等播放设施一套,约有90余人坐在塑料凳上观看投影仪上播放的视频。经现场播放,宣传济仙牌藏十八宝酒的视频中含有“喝济仙牌藏十八宝酒可以增加免疫力、清理血管和治疗腰肌劳损、腰椎肩盘突出、糖尿病、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高血脂、冠心病等功效。

处理结果:当事人通过会销的方式宣传其所售济仙牌藏十八宝酒具有治疗疾病等功效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了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依法对当事人作出了行政处罚。

案例七:安徽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案

案情介绍:当事人在微信小程序“氢硒瑷加氢夫人”销售“溪公主天然硒水”,宣传该商品有“防癌抑癌、预防糖尿病”的功效。当事人现场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二、风险提示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才是健康四大基石,切勿迷信所谓的“神奇产品”。 为帮助老年人有效识别和防范虚假宣传陷阱,守护好“养老钱”“保命钱”,芜湖市市场监管局特发出以下提示:

(一)常见虚假宣传套路

1.免费陷阱:讲座送鸡蛋、体检称重病 , 实为推销

2.科技包装:量子、纳米、干细胞等术语虚标功效

3.亲情攻势:陌生销售天天嘘寒问暖哄买高价产品

4.恐吓营销:伪造体检报告称癌症前兆血管堵了90%

5.混用混淆:保健品混放药品货架冒充药品(如标降压降糖等)

(二)“五看一查”科学理性消费

1.看产品属性。药品有“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如:国药准字H/Z/S+8位数字)。保健品有“蓝帽子”标志和“国食健注”或“卫食健字”批准文号(如:国食健注G/J+年份+4位顺序号)。普通食品: 仅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开头),不具备任何保健或治疗功能。

2.看宣传内容。对宣称能“治病”“代替药物”“快速根治”“无任何副作用”“最新技术”“全球首创”等绝对化、夸大、无法验证的内容,务必高度警惕。

3.看销售场所和方式。对在非固定场所(如酒店、社区活动室、上门推销)、通过会议、讲座、旅游等形式销售的产品,以及要求“现金交易”“不开发票”的情况,要格外小心。

4.看价格和支付。对价格虚高、远超市场同类产品,或要求大额预付、一次性购买大量产品的行为,务必捂紧钱袋子,三思而后行。

5.看商家资质。购买前可要求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相关产品的批准证书或备案凭证。正规商家应能提供。

6.查官方信息。购买药品、保健品前,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https://www.nmpa.gov.cn) 或官方APP“中国药品监管”查询批准文号真伪及核准信息。

(三)建议子女定期帮助父母

1.查核家中存放的保健品资质

2.清理过期药品及问题产品

3.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4.订阅正规医疗机构健康资讯

(四)依法维权,共同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投诉举报热线:12315

现场举报:所在辖区市场监管所

来源:皖江新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