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两山”理念照亮全球可持续未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05-08-15 08:00 2

摘要: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年过去,“两山”理念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也成为中国社会的广泛共识与行动自觉。这一科学论断深刻重塑了中国的发展轨迹,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年过去,“两山”理念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也成为中国社会的广泛共识与行动自觉。这一科学论断深刻重塑了中国的发展轨迹,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两山”理念精辟阐释了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强调环境与发展并非对立,而是有机统一的,绿水青山是生存之本、金山银山是发展之源;“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彻底摒弃了牺牲环境换取增长的旧路,科学界定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发展观的核心飞跃,揭示了优质生态本身就是宝贵经济资源,生态保护能创造经济价值,生态优势可直接转化为发展优势,重构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挑战,“两山”理念指引中国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有效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人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巨变,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美丽乡村重现,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构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绿色金融、数字经济赋能新增长,亿万民众生活在“富春山居图”般的美景中,生态意识持续增强,行为模式悄然转变。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对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深远启示。中国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在庞大人口基数、资源紧约束下实现绿色现代化的道路,为面临类似困境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从光伏发电、沼气发酵的海外推广,到“稻田鸭”生态养殖系统落户非洲,再到亚马孙流域清洁水电项目附赠森林补偿和动物保护措施,中国实践证明了践行“两山”理念的可复制、可负担、可持续。“两山”理念不仅让绿水青山成为中国人的幸福底色,也以绿色产业、绿色技术和绿色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角度看,全球生态危机无国界,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一些发达国家转移污染、奢侈消费的模式不可持续。中国的“两山”理念及其实践,追求人与自然、民族与人类、现在与未来的和谐统一,正在构建一种超越西方工业文明局限的新文明形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生态文明建设亟须全球治理升级,这要求摒弃单边主义、构建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将生态文明纳入全球制度保障,推动全球政治合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生态基石”。

随着“Green is gold”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两山”理念带给世界的触动与日俱增。不少外国学者认为,这一理念从人本主义出发,精准诠释了生态资源即经济资本的核心逻辑,超越了狭隘的功利主义与短期主义,在发展模式上提供了一种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尤其在气候变化困扰全球的紧迫时刻,这种引领是及时的、有远见的、鼓舞人心的。中国践行“两山”理念,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

“两山”理念践行二十载,写下了一份精彩动人的“中国答卷”,这不仅是中国对自身发展模式的深刻革命,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贡献,它证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可以协同共进。沙漠“锁边”遍栽玫瑰、荒山披绿果挂枝头,类似图景不仅将在“美丽中国”继续铺展,也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引发发展路径的共鸣。中国生态文明的智慧与实践,正在并将继续照亮全球共同的可持续未来。

来源:环球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