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警惕这些针对未成年的“免费送”诈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5 09:20 2

摘要:近期,抖音发现部分账号发布“毕业送小说送漫画”“高三退坑送游戏账号”“招游戏里的徒弟送皮肤”等针对未成年人的内容,将用户引导至其他平台后,再假冒警务人员以配合调查、否则上门告知父母等话术威胁、诱导对方使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

近期,抖音发现部分账号发布“毕业送小说送漫画”“高三退坑送游戏账号”“招游戏里的徒弟送皮肤”等针对未成年人的内容,将用户引导至其他平台后,再假冒警务人员以配合调查、否则上门告知父母等话术威胁、诱导对方使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

温馨提示: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除了在孩子上网时开启“未成年人模式”,也可以跟孩子们一起了解反诈套路,识破诈骗陷阱。

冒警察要求配合调查并转账

未成年人小A介绍,自己看到了一条免费领小说的视频后留言,对方要求去其他平台加群联系。“进群就全员禁言了,过了一会,群里一个人假冒警察身份,说群主涉嫌诈骗,我们必须协助调查。”小A表示,诈骗分子要求每个人都与他加为好友,然后用家长的手机转账,威胁称如果不配合调查,就会“找上门来”。

假冒警察称未成年人涉嫌诈骗要求转账

假冒主播要求未成年人下载远程操作软件

还有的黑产,直接去真正的游戏主播评论区锁定受骗者。小d表示,一名自己喜欢的“游戏主播”主动联系,称可以帮忙代打并录制素材,随后对方要求在第三方软件上添加好友。“要我下载一个远程软件并转账,语音教我怎么操作。”实际上,联系小d的并非真正的游戏主播,而是黑产账号通过搬运知名游戏主播的内容,修改用户资料冒充的,诈骗分子在该游戏主播的评论区锁定目标主动联系,获取信任进而引导至站外实施诈骗。

诈骗黑产通常针对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来设计内容,并以 “免费福利” 为核心诱饵,如 “免费送游戏账号、皮肤、小卡、周边”“退坑赠送闲置物品” , 或是通过“找徒弟、送热门游戏皮肤、免费代练”这类话术结合未成年偏好的热门游戏,降低其警惕性,再通过一对一联系,引导未成年人转移至第三方平台交流。

导流成功后,诈骗分子再通过假冒 “警察”“公职人员” 等权威角色, “涉嫌诈骗”“留案底” “不配合就找上门”“从家长手机扣钱” 等威胁话语,迫使未成年人解锁家长手机,诱导其完成付款、转账、下载远程软件等操作。

建议在孩子使用手机时

开启未成年人模式是有效的防诈手段

在未成年人模式下

用户无法进行私信、聊天、评论等社交行为

无法开启直播、看播

也无法进行直播充值、打赏消费

来源:祁七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