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从9月1日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提前针对不缴纳社保的“约定”视作无效,劳动者离职若要求用人单位对社保予以补偿,则会被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社保的一则消息,正在改变中国连锁餐饮的用工情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从9月1日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提前针对不缴纳社保的“约定”视作无效,劳动者离职若要求用人单位对社保予以补偿,则会被支持。
这其实并非首次提出“强制缴纳社保”,对社保缴纳的规定自1995年的《劳动法》中就有明确规定,该制度已运行30年。专家指出,现实中,因灵活用工、平台经济、外包用工等多种工作形式的普及,最新的政策展现出司法对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保的责任强化,并统一了裁判标准。
许多连锁餐饮、茶饮企业,聘用时薪结算、不缴社保的兼职是一种降本方式。且在行业中,加盟店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存在着加盟商和全职员工“约定”不缴纳社保的情况。
从加盟商角度,缴纳社保有另一层现实执行上的“困难”,行业人员流动性太大,很难实现社保尽缴。
记者向包含喜茶、瑞幸咖啡、MANNER、星巴克、霸王茶姬等主要品牌在内多家在公开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的门店发出问询,得到的回复均为兼职岗位没有社保,以小时计薪,但有劳务合同。(界面新闻8月14日报道)
报道通篇叙述的立足点是,连锁餐饮、茶饮企业的利润率低、人力支出成本很大。
这倒也不是不对,但要看怎么理解“利润率低”。
除了星巴克等极少数主要通过直营店经营的连锁餐饮、茶饮品牌,很多连锁品牌在10-20家店的模式试验期结束前,通常会接到资本助力,继而快速开店,主要通过加盟店扩张,快速铺满一二线城市,以及主要的地级市,甚至渗透到居民消费比较活跃的县城。
在这个过程中,连锁品牌餐饮、茶饮企业其实已经悄悄改变了运营模式,主要利润点不仅来源于与加盟商门店的分成,而且还有明显高于合理价格标准的加盟费。很多连锁品牌还单独设计出省代、市代模式,意味着“收割”加盟商的环节又多了一道或两道。
这种情况下,连锁品牌餐饮、茶饮企业门店的运营成本,占大头的其实是品牌授权使用费用,以及通过品牌总部改为采购、技术支持提供的各种物料的费用。门店人力支出跟这些费用比起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连锁品牌餐饮、茶饮,甚至涵盖服装、玩具、零食、游戏机、婴幼儿用具、宠物用品、成人用品等很多领域的连锁品牌行业,都大量应用这样的模式,品牌总部从加盟商那里稳赚不赔获得足够的收益。如果加盟店生意经营较好,确实也会得到品牌总部的“扶持”,因为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加盟店。
这套模式能够广泛开展——甚至可以说,现在从一线城市再到四五线城市和县城,商业街区里铺满的各种让人似曾相识的加盟品牌,都主要是采用上述模式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房地产红利周期的结束,股市不稳定性又太强,再加上经济结构调整、国际贸易环境震荡,高收入工作稀缺,社会闲散资金实在找不到其他可以稳定保值增值的渠道。
很多稍有余钱,或者说能筹到钱的人,需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需要找到可以赚钱养家的门道。所以,虽然加盟各种连锁品牌,都不免踏入大坑,哪怕绞尽脑汁进行经营,其实说到底就是给品牌总部打工,自己无非能够挣点生活费。
品牌总部在吸引社会资金加盟时,说得天花乱坠,又是高额经营收入,又是可观的营收成长空间,还许诺设置品牌地域保护,也就是500米或2公里或5公里,或县级行政区内不开设同品牌其他门店。这种许诺其实毫无意义,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连锁加盟生意,都并没有什么技术门槛,一家品牌周边甚至会扎堆布满很多其他同类型的品牌门店。至于其他承诺,就像方便面电视广告那样,其实也就是个意象罢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对于加盟商而言,经营状况就够糟心。这种情况下,人力成本无论高与低,都不能再高,因为这可能导致加盟商本已高度脆弱的经营链条崩塌。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该为事实性全职工作的员工缴纳社保。劳务合同只适用于临时性任务雇佣,但在现实中,很多经营者抖机灵,明明是与全职员工相同工作时长和要求的岗位,也以小时工或阶段性员工方式招录。
至于所谓员工自己不想缴社保,所以企业顺水推舟不缴社保,而是将钱发给员工,这其实本质上就是托词,因为被迫选择这样做的员工,并没有比同行业其他企业稳定用工岗位的劳动者领到更多的工资。
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要打破餐饮、茶饮等行业的“社保潜规则”,政策本身需要多部门协调,进行精密设计。
比如导致上述“社保潜规则”出现的主要因素,如前述,其实是因为经济、产业不振,所以加盟生意尽相追捧,而品牌总部滥用支配地位,迫使加盟商应允本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交付过高的加盟费用,且需不断以不公平价格采购物料。
对此,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对这类连锁加盟生意开展必要的整顿,要求连锁加盟生意必须将员工社保和工资费用豁免于营收预扣金额,设定加盟费用公平上限,加盟店采购总部供应物料等用品的费用应纳入公平交易审计。税务部门则应专项整治连锁加盟企业总部的税收缴纳情况,对于加盟店员工未全数全额缴纳保险的企业应取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连锁加盟生意利润丰厚,并不会因为社保缴纳、税收整顿、落实公平交易就使得很多企业总部退出市场,相反这将因此规范企业经营,将其利润回报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使其更好地履行守法责任和社会责任。
而对于更为广大的连锁生意加盟者,要让他们更好地履行为员工全数全额缴纳保险的守法责任,又要避免拖垮生意经营,为之先行减负,从而保证生意经营基本利润回报,也是不可忽略的。
来源:渝川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