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与四川节约献金救国运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09:19 2

摘要:抗战后期,由于沿海地区沦陷导致关税、盐税锐减,以及战争加剧导致军费高涨,重庆国民政府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支援抗战前线、救济难民、充裕财政,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积极倡导并组织了四川节约献金救国运动,自1943年11月至1945年2月,先后到

1944年10月,四川富顺县民众纷纷将金银首饰、银圆纸币投入献金旗包内。

抗战后期,由于沿海地区沦陷导致关税、盐税锐减,以及战争加剧导致军费高涨,重庆国民政府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支援抗战前线、救济难民、充裕财政,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积极倡导并组织了四川节约献金救国运动,自1943年11月至1945年2月,先后到四川20余个县市宣传献金救国,行程数千公里,发表演讲数百场。他深入工厂、学校、农村,甚至监狱,以通俗语言控诉日军暴行,号召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通过广泛动员和深入宣传,充分激发了四川人民献金救国的爱国热情,为抗战筹集了价值23000多两黄金的款项,凝聚起了全国同胞支援抗战的磅礴力量,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贡献。

冯玉祥的节约献金理念动员

早在1939年仲夏,冯玉祥在四川简阳举办的抗日活动上大声高呼:“咱们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同胞,有辽阔的国土,有物产丰富、山河秀丽的四川省这个大后方,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前方抗战,誓死抗战到底,就会赢得最后胜利!同胞们,我们募捐开始,一分钱就是一份力量,希望大家踊跃捐献。”各界民众听后纷纷踊跃捐献。1940年11月至12月,冯玉祥在日记中多次表达了对前方抗战将士的关怀和对后方不愿为国分忧的达官显贵的不满。他特别质问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关于发动的捐募寒衣运动,“严冬已将至,为什么这时候才开始募捐呢?”他还写下“丘八诗”:“我们为救国,一定要节约。有钱能打仗,敌人定灭亡。飞机和大炮,须钱来商量。”冯玉祥逐渐萌生了在四川发动全民节约献金救国的想法。1942年9月,冯玉祥路过成都,在华西坝李大夫家开了个谈话会,决定在基督徒中发动节约献金救国运动。1942年9月13日,冯玉祥收到了一封听众的匿名来信,并附法币225元。信中写道:“冯玉祥先生:在我手上有二百二十五元钱,本来我想把这些钱捐给工业合作社,但听了先生的演讲后,我决定将这些钱交给先生带到前方去慰问我们忠勇爱国的将士们!(不是教徒)。”这封信使冯玉祥更加确信继续发动节约献金运动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重大,而且可以扩大宣传对象的范围,充分唤醒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激发其爱国热情。在重庆,他先后组织成立了全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总会、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总会。1943年3月31日,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新华日报》专门刊登了冯玉祥带头卖字鬻画,发动节约献金运动的具体情况。有人建议冯玉祥到外县发动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他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四川节约献金救国运动的全民共振

1943年11月,冯玉祥首先来到自贡开展节约献金救国运动,自贡市各界献金总数达260万元法币(下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冯玉祥强调:“自流井成了电灯厂的发动机,因为这发动机发动电力,所以四处都亮了起来。”以自贡市为起点,第一次四川节约献金救国运动在荣县、五通桥、嘉定(乐山县)、夹江县、眉山县、双流县等地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五通桥献金达220万元,嘉定捐献的数目达304万元。冯玉祥对各地群众的节约献金爱国行为作了详细的记录,并将其以书信的形式报道在报纸刊物上,让国统区的群众能够随时看到节约献金救国运动的发展进程,不知不觉受其运动的影响并参与其中。例如,作为新县制的模范县荣县在四小时内捐献150万元并宣布全县每月献金100万元,眉山县的献金大会上人们几乎踩塌了献金台子,夹江县一个仅15万人口、出产又不丰富的小县,竟捐献了30余万元。1944年1月16日,成都一次献金大会顺利举行,总额达1200万元。少城公园里的体育场上挤满了各色各样的人群,包括军人、学生、银行家、商人、工人、老人、小孩子,甚至和尚道士,仅在少城公园就取得1009万余元的献金成绩。正当该运动在成都举行得如火如荼,蒋介石于1944年1月15日急电四川省主席张群,要求冯玉祥速速返渝参加当年第一次国府委员会议,第一次四川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不得不戛然而止。

1944年3月5日,冯玉祥应江津国立第九中学邵校长之请,到该校讲话,继续推行节约献金工作。江津县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创造了节献救国的空前纪录,达1300余万元。江津白沙各学校采用爱国竞赛的方法,各学校献金总额就有500余万元。3月19日,在白沙镇召开的节约献金大会上,一万多男女学生一齐跪下要求商会追加献金200万元,冯玉祥含着眼泪向大家说:“你们这种爱国热忱,就是铁石心肠都会感动的,可是我们献金是完全出于自愿啊!”学生们仍跪着不起来,大呼“商会不增加,永不起来”,商会代表受到了感动,答应献出200万元,学生们才转嗔为喜地站起来。3月26日,冯玉祥抵合江,合江全县人口不过40万,商业并不算繁盛,而且三年来都是歉收,但在节约献金运动中,合江同胞听着冯玉祥高唱《爸爸在家》的抗战土调,带着日机大轰炸合江县、流亡者悲惨叙述沦陷区情形的国仇家恨,全县献金达1450万元。1944年4月4日,冯玉祥抵达泸县,对各界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泸县献金总额突破了5000万元。1944年4月29日,冯玉祥到隆昌县,隆昌县献金成绩达2500万元,并献有金戒指216只。

1944年6月6日,冯玉祥来到内江,不顾辛劳,奔走于各乡镇进行劝献,内江献金总数最终超过5400万元。自贡听闻内江献金成果后不甘落后,积极邀请冯玉祥再次前来。1944年6月26日,冯玉祥再次莅临自贡,发动了第二次节约献金救国运动。自贡市节约献金达1.2亿元以上,其中盐商和盐工作出巨大贡献。自贡东场(自流井)大盐商王德谦献金1500万元,西场(贡井)大盐商余述怀献金1000万元,贡井盐商黄学周与宋俊臣分别献金600万元、300万元,自流井盐商更是以无名氏名义再献600万元,自贡两场盐工献金合计1040万元。1944年10月15日,冯玉祥抵达富顺县,富顺县民众共献黄谷3万石,金戒指1200余枚,军鞋12000双。1944年11月3日,冯玉祥抵达威远县,威远在威煤、威钢及各区乡未予统计外,仅城区各界人士和学生一次就献金2172万元,布鞋1万双。威远献金大会于1944年12月20日举行,冯玉祥将其交由自贡市献金大会承办人——川康盐务管理局局长曾仰丰等代办。因为运动发展到后期,各县市将其变为额外苛捐杂税,军政官吏借此升官发财、侵占贪污,致使运动失掉自觉自愿精神,冯玉祥于1945年2月中止了此次节约献金救国运动。

冯玉祥的贡献与四川人民的抗战精神

冯玉祥从1943年11月到1945年2月,先后深入四川20多个县市,广泛发动了献金救国运动。他将各地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参加献金运动的种种表现,写成了14封公开信,到处散发,以扩大宣传,影响甚广,效果显著。自贡市第二次节约献金达12142余万元,富顺县献金折合法币仅次于自贡,内江献金达5400万元以上,泸县献金超5000万元,隆昌献金2500余万元。这些献金数额体现了四川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了对抗战的财力物力支持。冯玉祥贯彻抗战到底的主张,对民众演说鼓励及提倡献金献物运动,凡有可补助抗战之处,无不竭力从事,以尽爱国责任。在冯玉祥的反复宣传下,人民群众深受感动,愿意为抗战救国、抵御外侮积极捐输,竞相献金,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爱国不落人后,献金跃居人前”的伟大抗战精神。(黄启洋)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