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担任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老年营养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特医食品与保健食品评审专家,中国科协老年营养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兼临床营养主任委员,上海市食疗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亚太临床营养学会理事。
作者:孙建琴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老年营养健康质控中心主任。
担任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老年营养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特医食品与保健食品评审专家,中国科协老年营养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兼临床营养主任委员,上海市食疗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亚太临床营养学会理事。
擅长各种疾病的营养支持治疗、营养评估和健康管理,主持完成数十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科技成果奖4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编营养学专著和营养科普书10多本。牵头组织制定多个膳食营养相关的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肌肉衰减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担任多本学术杂志编委。
人类的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伴随着衰老相关疾病也明显增加,如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关节炎、癌症等。但人与人之间的衰老速度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健康老龄化”是大势所趋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9亿,预测到2035年我国将有近4亿老年人。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的营养和健康需求日益受到重视。
衰老是一个全身的系统性的,从细胞到组织、器官、系统等,是一个整体性的衰老。在这里各个系统的功能都在下降,包括咀嚼吞咽、消化能力,器官功能衰退造成的慢性疾病,如骨骼肌肉流失、关节退变以及身体行动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这些功能的衰退都使得老年人的营养风险明显增加。
很多因素会影响老年人的食物选择,导致蔬菜、水果、奶制品等食物摄入不足。比如,进入老年期后人们的摄食中枢对进食的驱动力下降;牙齿缺失、口腔疾病等导致咀嚼能力下降;年龄增长及疾病导致味觉和嗅觉减退;微量元素缺乏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容易造成食欲不振;家庭结构改变等常导致老年人独自进餐,孤独等心理因素易导致食欲不振;一些老年人为控制慢性病,还可能过度限制进食等等。
所以,老年人自已、家人以及照护者,都需要关注老年人的进食情况,鼓励老年人摄入营养密度高的食物。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适老食品”助力健康老龄化
中老年人应提高营养健康的意识,主动寻求专业营养医师的帮助,早期筛查、早期干预,根据临床医师和营养师的建议选择适老食品,把营养风险降低到可控的范围内,助力于健康老龄、成功老龄,享受美好人生。
适老食品,又称老年食品。 顾名思义,是专为老年人群设计的食品。适老食品是通过改善食物 的物理 性状,调整营养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以适应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营养不良的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满足其膳食营养需要的一类特殊食品。 主要包括易食食品、老年营养配方食品和老年营养补充食品。
※ 易食食品:是经改善食物物理性状以满足咀嚼、吞咽功能下降老年人群膳食需求的一类食品,包括适应咀嚼功能下降的软质型(可以用牙齿轻轻咀嚼的食物)、细碎型(可以用牙龈碾碎的食物)、细泥型食品,以及适应吞咽能力下降的高稠型、中稠型和低稠型食品。
※ 老年营养配方食品:是以乳类、乳蛋白制品、大豆蛋白制品、粮谷类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成分加工制成的特殊食品,能满足老年人的全部营养需求,适用于营养不良或无法正常摄食的老年人,可作为老年人代餐。
※ 老年营养补充食品:是以乳类、乳蛋白制品、大豆蛋白制品为食物基质,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成分制成的特殊食品,适用于膳食摄入不均衡的老年人,可以补充老年人摄食摄入不足的营养素,预防营养缺乏性疾病。
适老食品是健康老龄化大势所趋。健康老龄化是在环境支持下老年人功能发挥达到最优化的过程,建设适老环境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障。国家鼓励企业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配方食品,以及适老化日用产品和老年休闲陪护产品等等。为此,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制定适老食品相应标准,让企业有据可依,生产更多更符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的食品。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谁需要“特医食品”
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 谢紊 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称“特医食品”。 该类食品必须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我国目前特医食品分为三大类:
①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②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能够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定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③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以满足目标人群部分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适用于单作为单一营养来源。
高龄和衰弱老年人进食量不足目标量80%时, 可以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特医食品。特医食品的选择中,标准整蛋白配方适合大多数老年人的需要;氨基酸和短肽类的特医食品适合胃肠功能不全(如重症胰腺炎)的老年人;高能量密度配方有利于实现老年人营养充足性;不含乳糖的特医食品适合乳糖不耐受易出现腹泻的老年人。增加膳食纤维的特医食品可改善老年人的肠道功能,减少腹泻和便秘发生。
特医食品常用口服营养补充(ONS)方式,使用能量400~600kcal/天,含蛋白质15~30克,分2~3次服用,至少连续使用4周以上。口服营养补充应在两餐之间使用,这样既可以达到营养补充目的,又不影响正餐进餐。对不能摄入普通食物的老年人,建议啜饮(50~100毫升/小时),以改善营养状况,维护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膳食不能满足老年人的营养需求时,可以选择强化食品。常见的有强化钙、铁、锌、碘、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等营养素食品,如强化营养素的饼干、麦片、牛奶、果汁、食用盐等。
营养素补充剂具有预防相应营养素缺乏的作用,对于已经出现营养素缺乏临床表现的老年人,营养素补充是最快速有效的干预措施。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营养素补充剂,机体对矿物质、维生素需要量有一定的范围,补充剂量应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使用过程中既不能剂量太低,无法满足需要量要求,又不能摄入过量对机体造成毒副作用。
《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来源:将康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