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90后小伙让云南玫瑰“开”遍全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5 09:00 1

摘要:2021年,处在毕业季的昆明,昂涛背着双肩包走出大学校门。毕业生档案上“就业去向”一栏,他坚定地写下“创业”。彼时,这个1999年出生的云南小伙,心里揣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期待:一份是家人反复念叨的“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另一份则藏在直播间里,是他刷了无数场直播后冒

2021年,处在毕业季的昆明,昂涛背着双肩包走出大学校门。毕业生档案上“就业去向”一栏,他坚定地写下“创业”。彼时,这个1999年出生的云南小伙,心里揣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期待:一份是家人反复念叨的“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另一份则藏在直播间里,是他刷了无数场直播后冒出的念头:把云南的鲜花,通过抖音直播间卖到全国各地。

凌晨四点的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冷链车的引擎声、买卖双方的商讨声、包装箱的摩擦声在晨雾中交织——这里是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每天有上千万支鲜花从摊位流向货车,再奔向全国。而当白日的喧嚣渐渐沉淀,傍晚的仓库便成了另一个战场。

到了晚上八点,抖音@不只玫瑰花卉 的直播间准时亮起灯。主播昂涛站在工人们忙碌打包的仓库里开始当天的直播。几年前这个对着镜头还需要练话术的小伙儿,如今已是斗南小有名气的鲜花主播,能让全国的鲜花爱好者蹲点等他开播。

斗南的花开花落从不停歇,但属于昂涛的故事,才刚刚开得热闹……

从0观众到七夕爆单

对于@不只玫瑰花卉 直播间的粉丝们来说,大家喜欢称呼昂涛为“小胖”,和他共事的同事们,都叫他“涛哥”。这个戴着眼镜、卷卷头发、胖乎乎的小伙儿,从2020年大学毕业前的实习阶段就一头扎进了鲜花直播的行当。

昂涛在直播中的截图

2020年,即将毕业的昂涛揣着几万元启动资金,和有传统电商经验的合伙人九哥(化名)租下了斗南花卉市场附近的一个带院的农民房。这里既是仓库也是宿舍,墙角支着两张折叠床。昂涛和九哥凌晨去市场扫货,上午和晚上就在灯光下直播,这成了他们创业初期的日常节奏。

2020年5月的一个傍晚,昂涛第一次开启了直播。镜头前的他略显生涩地讲解刚从市场采购的红玫瑰,然而屏幕右上角的在线人数始终显示“0”。“在此之前都是看别人直播,自己站在屏幕前,还是头一次。”昂涛回忆道。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后台数据始终为零。

九哥盯着后台的数据发愁:“流量到底在哪?”俩人合计着说:“要不试试连麦卖花?”他们开始找同量级的主播PK,连麦时,他们就在镜头前举着鲜花说:“云南直发的玫瑰,19.9元40支!要不要买?”就在当晚,他们收获了开播以来的第一笔订单。

“直播间一个人都没有的情况,持续了两三个月。”昂涛坦言那时是有挫败感的。

没有粉丝,没有订单,评论区空空如也。为了破冰,他们只能不断尝试连麦PK,把鲜花卖给PK的主播。虽然收入微乎其微,但昂涛坚信:“这肯定是个风口。”

转机出现在2020年七夕节前。一天,直播间观众数量突然上涨,订单量从几十单猛增到上千单。平台的算法推荐撞上节日的集中需求,让他的直播间第一次有了真正的热度。

流量像突然打开的水龙头。七夕前三天,直播间在线人数峰值冲到500,后台订单量破千。当时,昂涛和九哥雇了三个村民帮忙打包,院子里堆满了包装纸箱和即将打包的花束。

到了10月,真正的爆发来了。其中一场直播卖出3万多单,销售额突破100万。“仓库里全是花,打包的人忙到凌晨三四点,货供不上就开预售,二十多天才发完。”昂涛心里清楚,从爆单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坚持做下去”。

在他看来,直播带货的成功不全是偶然——节日节点、平台推荐机制、价格策略,少了哪样都不行。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在一个观众都没有的时候坚持下来。他总会想起那个连麦卖花的夜晚,屏幕上闪过的订单。“就像在黑暗里走夜路,偶尔看到一点光,就想往前多走几步。”

经过几年直播的积累,昂涛也总结出了工作的节奏。在电商平台上,花卉销售有明显的淡旺季:每年11月到次年“五一”是旺季,情人节、母亲节、七夕节是全年高峰;而七八九月天气热,花不耐放,销量就会下滑。

跑量到守质的转身

2023年春天的一个傍晚,昂涛看着后台数据,眉头越皱越紧。屏幕上的差评一条接一条:“花头太小”“收到就蔫了”“和图片差太多”……这些评价让他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靠低价走量的路,走不通了。

那时的斗南鲜花市场,低价内卷正酣。昂涛觉得靠着“便宜”确实走了些量,但老顾客寥寥无几。“卖一单是一单,哪敢想回头客?”他后来咂摸出味儿:光图走量,路走不长。昂涛后来回忆道,差评带来的不仅是口碑下滑,更直接影响平台流量推荐。“差评多了,平台权重就会降。”这个现实问题,逼着他不得不做出改变。昂涛决心转型,主打中上品质鲜花。他便开了新号@不只玫瑰花卉。

@不只玫瑰花卉 抖音账号

他在抖音@不只玫瑰花卉账号上通过视频发布了这样一段感悟:“从20岁开始卖花,没想到转眼就25岁了!思维也完全变了。过去只想着卖越便宜越好,质量到你们的体验感无所谓。现在每天努力都在想怎么给你们做更好的品质、更便宜的价格,希望你们收到花更开心……”

一段话,透露着他在鲜花电商行业的成长与觉醒。

为了兑现“品质”承诺,昂涛几乎跑遍了斗南花卉市场的每个摊位。他和供应商定下严格标准:从地里到发货不超过3小时,花色不好的不要,花型不好的不要。“宁肯少卖,不能砸招牌。”在仓库,他也组建了更专业的分拣团队。

变化在三个月后显现。后台数据显示,复购率悄悄爬到了20%,然后是30%。到如今,账号复购率已达50%。这也就意味着,每两个买花的人里,就有一个会再来。

团队的成长轨迹,与这份转型同步向前。

2020年起步时,昂涛与九哥两人撑起了所有事:凌晨的花市总见他们挑花的身影,俩人骑着三轮把采购回来的花运回租用的农民房,中午和夜晚在院子里打包,有时候胶带声能响到后半夜。

每到旺季,订单量激增的时候,他们还会临时招聘大量质检、打包的人手,确保鲜花能以最快的速度发出。

如今,@不只玫瑰花卉 店播模式已固定成型。每晚八点,直播间灯光准时亮起,昂涛在镜头前手持鲜花,从饱满的花头、挺拔的花茎,再到层层舒展的花瓣,全方位展示着鲜花的姿态。这种真实,源自对品质的自信,也成了打动消费者的利器。2025年上半年,@不只玫瑰花卉 的GMV已突破千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136%的增长。

现在的视频评论区里,经常能看到老顾客的反馈图:养了12天的戴安娜依旧娇艳、绽放得热烈的方德玫瑰、斜插在玻璃花瓶里的郁金香。昂涛笑着说:“好花会说话,顾客心里都有数。”

@不只玫瑰花卉 账号中网友的评论

转型的代价不小。高品质意味着进货价高、利润空间小,在一个价格敏感度极高的市场里,这无疑增加了压力。昂涛的策略也很明确——保留部分低价引流款,同时做高品质款来维系回头客。他的采购团队每天在市场挑货,既有固定合作花农,也会灵活找临时货源。“有一块两块的价格差,竞争力就完全不一样。”

他对营销的态度很务实:“鲜花每天都在卷价格,所谓促销,其实就是谁能抢到更便宜、更好的货。”低价虽然是流量密码,但品质决定了能不能留住客户。

从斗南的花卉大棚到全国的客厅

近年来,斗南的花卉产业在直播电商的推动下,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据统计,2024年,斗南的花卉交易量达141.76亿枝,交易额达115.74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连续25年保持全国第一,出口至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的8月8日,在云南省商务厅指导、抖音电商主办的“云花浪漫·七夕绽放”活动上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电商平台日均售出云南花卉近55万单,吸引了超过3700万消费者参与购买。商家店播成为主流销售方式,抖音电商云南商家店播的销售量达到了1.2亿单。

云南省商务厅数字商务和信息化处副处长陈厚友表示,直播电商对云南鲜花产业推动作用很大,成为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云南省鲜花交易规模增量中,直播电商贡献增量占比近七成。

在“云花浪漫·七夕绽放”活动现场,昂涛接过“优秀成长商家”的奖牌时,嘴角泛起一丝腼腆的笑意。

这个曾经在空荡荡的直播间里对着镜头自言自语的小伙儿,如今已经带领@不只玫瑰花卉 成长为抖音鲜花类目的位居前列的商家。昂涛知道,直播电商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命运,更是整个斗南的产业链。

以前花农们只能被动地等待批发商上门,现在他们可以直接和直播间合作,收入更稳定了。由于鲜花对时效和品质要求极高,快递公司专门在斗南建立了鲜花运输保障组,采取“航空+高铁+冷链”三位一体的运输模式,鲜花从花田采摘到消费者手中,最快可在24小时内送达。

晚上8点,昂涛像往常一样按时出现在仓库的直播间里,背后是正在打包的工人。屏幕上的弹幕飞快,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他熟练地报价格、介绍品相,像在和老朋友聊天。

直播间隙,他点开备忘录写下今天的感悟:“鲜花会谢,但生活需要长期主义”。斗南的夜晚依旧灯火通明,运花的货车一辆接一辆驶出市场,带着云南的花,去往全国各地的客厅、餐桌和阳台。而昂涛知道,只要明天花市照常开市,他就会准时出现在那里——就像过去五年的每一天一样,带着对鲜花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来源:莱州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