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9日下午,兰大一院普外科举办2025“一带一路”医学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胃与结直肠外科分论坛。会议由兰大一院干部保健处副处长、普外八病区主任贺志云教授主持。
8月9日下午,兰大一院普外科举办2025“一带一路”医学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胃与结直肠外科分论坛。会议由兰大一院干部保健处副处长、普外八病区主任贺志云教授主持。
分会场汇集了来自日本、德国、新加坡及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邀请日本癌研有明医院Soya Nunobe(布部创也)教授、德中医学协会Manfred Dietel(曼菲雷德· 迪特尔)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Cheng Jit Kong(张奕刚)教授、马格德堡大学医院Daniel Hescheler(丹尼尔· 赫舍勒)博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李国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杨盈赤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蔡开琳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蒿汉坤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楠教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燕速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建贤教授及省内多家医院的普外科负责人参会。
兰大一院副院长张磊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深化“一带一路”医学高质量发展医学合作,对促进胃肠肿瘤诊疗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及青年医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期待通过交流互鉴,共同提升沿线国家在该领域的诊疗水平。
分论坛聚焦胃癌与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新技术与临床研究进展。Soya Nunobe教授介绍了LECS技术在胃及十二指肠肿瘤中的应用拓展;李国新教授探讨了临床医学大模型的机遇与挑战;杨盈赤教授介绍了pMMR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系列研究;Cheong Jit Kong教授分享了血清miRNA分类器在日本人群胃癌早筛中的初步研究成果;Manfred Dietel教授分享了肿瘤的免疫治疗进展。此外,多位专家围绕近端胃切除吻合技术、TATME手术时机、FAPI新型PET示踪剂等前沿话题进行了讲解,涵盖了微创手术、免疫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医学等多个方向。
此次分论坛集中展示了胃肠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了胃肠肿瘤诊疗技术的规范化进步与国际交流。
文图|普外科
编辑|党委宣传部 马凌 刘丽君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马凌 刘洁
审核|党委宣传部 陈勇
来源:小钢体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