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见过太多同样的剧本:语言障碍让课堂参与度持续走低,文化差异导致课业理解出现偏差,最终在某次期末考试的绝境中做出错误选择。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些孩子通常会把退学通知揣在怀里三个月甚至半年,直到签证即将过期才敢寻求帮助。去年有位西安姑娘,硬是逃避隐瞒家里熬了八个月
作为从业六年的留学顾问,每年总会在碰到相似的场景:上班打开聊天都会有一堆的咨询,大多是留学期间出现问题的学生,关于挂科及无法毕业的情况。
我见过太多同样的剧本:语言障碍让课堂参与度持续走低,文化差异导致课业理解出现偏差,最终在某次期末考试的绝境中做出错误选择。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些孩子通常会把退学通知揣在怀里三个月甚至半年,直到签证即将过期才敢寻求帮助。去年有位西安姑娘,硬是逃避隐瞒家里熬了八个月,等我们介入时已错过最佳申诉期。
(学生的真实案例陈述)
一个人坐在街角发呆,我开始彷徨,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申诉结果已经下来,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依旧没有办法接受这个结果。兜里的手机一直在响,却没有接听的打算,也不想知道是谁在找我,只想一个人安静的待会儿。回想在加拿大的这几年,我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有没有意义,现在就连学习的机会都已经被剥夺,实在可笑。
虽然一切都是自己的咎由自取,但我还是不甘,说不上来是不甘放弃,还是不甘于平凡。放弃这个词也在脑海挥之不去,我也需要尽快理清思路做一个决定。事情很复杂也很简单,六月份的考试我因为作弊被学校发现而退学,在Meeting上像个小丑一样据理力争,坚持否认自己学术违规的事实。因此而被学校判定学术不端,知错不改,加上自己的学分无法达到毕业要求而被退学。
说实话,我的心理状态非常糟糕,近半年的睡眠质量极差,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直线下降。Advisor建议我Gap半年,调整下心理状态,但是未毕业的压力一直让我喘不过气来,每次和父母沟通都会有极大的负罪感。我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我也不知道是否会在下一刻情绪崩溃,面对着考试的压力,铤而走险选择了作弊。
加拿大一旦被开除,那么后续的所有事情都会非常麻烦,我的签证也会过期,没有合法逗留加拿大的身份。同样,我也失去了我的转学机会,在我申请转学后,所有的申请都了无音讯。本身加拿大对于学术诚信一块就抓得非常严重,再加上我的GAP非常低,学分也没有多少,想要转入一些好的院校,几乎是不可能。
我甚至想过去College就读,走College方向,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我没有想过会移民加拿大或者在加拿大工作,我更想的是拿到Degree回国。现在主要考虑放弃本科申请Master就读,这也是朋友告诉我的,课程已经到达了大三大四阶段,不想转学浪费时间,还可以选择直接跳过本科直接申请Master就读,最后拿到的也是Master Degree,也不用浪费几年的时间再去转学,同时比如英国的硕士Master,就只有一年的课程,和父母说本科已经毕业,最后拿到名校的Master Degree学位回国,性价比无疑更高,同时由于就只有一年,就不会花费太多的金钱。
(专业建议部分 400字)
上个月整理档案时,2019年的案例格外醒目:杭州男生因GPA1.8被美本退学,现就职上海某投行研究部;成都女生大四挂科后直申华威硕士,去年已拿到LSE博士offer。这些学生有个共同转折点——在本科绝境中及时调整航道。
对于陷入学术危机的同学,我有三个建议:首先务必正视危机,退学通知不是人生判决书,加拿大高校每年约12%的本科辍学率中,超半数学生通过合理规划重获学术生命;其次要打破沉没成本陷阱,当重修成本超过三年时间,跨本申硕反而是更理性的选择,英国多数院校的硕士录取主要考察本科前期成绩与学术潜力;
打垮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强不倒的信心与毅力。逃是懦弱的,避是消极的,退就显得更加无能。
来源:大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