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床研究统计显示,约26.7%的患者在感染期间或之后出现眼部相关症状,最常见的眼部三种症状:眼痛、眼部炎症和视力下降。其中以结膜炎症最为常见,常在发热期出现,表现为眼红、流泪及异物感,通常持续数周。
注意了!
小心基孔肯雅热“偷袭”视力!
基孔肯雅热
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
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感染后主要会出现三大症状
发热、皮疹、关节疼痛
但据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学院消息
基孔肯雅热
还可能引发眼部并发症
严重会导致失明!
赶紧来了解一下!
病毒如何“偷袭”眼睛?
临床研究统计显示,约26.7%的患者在感染期间或之后出现眼部相关症状,最常见的眼部三种症状:眼痛、眼部炎症和视力下降。其中以结膜炎症最为常见,常在发热期出现,表现为眼红、流泪及异物感,通常持续数周。
千万别把“红眼病”当小事!
基孔肯雅热引发的结膜炎易与普通过敏性结膜炎混淆,但前者通常伴随高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更需警惕的是,病毒可波及眼球深部组织,诱发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甚至视神经炎。
葡萄膜炎患者会出现眼痛、畏光、视力模糊,若未及时治疗,可能继发青光眼或白内障;视网膜炎则导致视网膜炎症,严重者视力急剧下降;视神经炎患者可能突发失明,需紧急干预。
若蚊虫叮咬后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1、眼红伴高热:体温≥39℃,持续2—3天不退。
2、眼痛:眼球压痛明显,伴畏光、流泪。
3、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
4、关节剧痛:手腕、脚踝等小关节肿胀疼痛,影响活动。
眼科专家提醒
如若感染基孔肯雅热
即便全身症状已缓解
仍应密切观察视力变化
尤其出现眼痛、视力模糊
畏光等情况时,及时就医!
预防基孔肯雅热
关键是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
在防叮咬方面
除了喷化学驱蚊产品
佩戴中药驱蚊香囊
也是防蚊的好办法
这种香囊毒副作用较小
更适合日常使用
不仅能驱蚊防蚊
还能清热解毒、提神醒脑
下面一起来认识
驱蚊香囊中的这几味中药!
↓↓↓
艾叶
来源: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驱蚊药理机制:艾叶含挥发油0.2%—0.75%,主要成分包括桉叶油素、樟脑、龙脑等,这些成分能干扰蚊虫的嗅觉感受器,使其无法靠近人体,实现蚊虫驱避。
薄荷
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驱蚊药理机制:薄荷富含薄荷醇、薄荷酮等多种挥发性单萜类化合物,形成的气味屏障能有效屏蔽人体气味,同时干扰蚊虫的嗅觉感知系统,使其难以定位叮咬目标并产生回避行为。
广藿香
来源: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枝叶茂盛时釆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驱蚊药理机制:藿香含挥发油0.5—1.5%,主要成分为藿香醇、异藿香醇、柠檬烯等。这些成分能有效屏蔽人体散发的吸引蚊虫的气味分子,对蚊虫产生驱避作用。同时,藿香精油还对库蚊属蚊虫能起到很强的熏杀效果。
紫苏
来源: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转发提醒身边人!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