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2日,“家书两岸・思念成海”福建海洋文化创意展泉州站在丰泽区真武庙影视文化产业园开展。这场以“思念”为名的展览,用跨越300多年的文字温度,以家书为纽带,以声音为桥梁,串联起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记忆脉络。
8月12日,“家书两岸・思念成海”福建海洋文化创意展泉州站在丰泽区真武庙影视文化产业园开展。这场以“思念”为名的展览,用跨越300多年的文字温度,以家书为纽带,以声音为桥梁,串联起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记忆脉络。
本次展览作为泉州市丰泽区“这YOUNG的丰泽 潮燃夏夜”夏日文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泉州市丰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真武庙影视文化产业园工作专班承办。展陈时间从8月12日起持续至8月31日。
展览深度融入获“五个一工程”奖纪录片《两岸家书》元素,涵盖大陆移民开发台湾时期(17-19世纪)、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1895-1945)、台湾光复初期(1945-1949),和1949年之后两岸民众分隔时期(指1949年至今,其中包括开放两岸民众探亲以来的历史阶段),分设“思念的经纬”“思念的声音”“思念的形状”“思念邮局”“思念放映室”五个篇章,呈现出一幅立体的两岸情感图谱,让观众从视觉上、听觉上沉浸式体验观展之旅。
“我们这次展览是依托《两岸家书》这个纪录片为载体,是一次视听语言的延展,能够把感人的东西凝固在瞬间,以视听的形式,用空间形态把它再立体化,跟观众有一个更直接的接触。”《两岸家书》纪录片导演修小萍亲临现场,为观众带来生动讲解。
修小萍表示,此次展览跨越300多年的两岸岁月,把整个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都融合进时间轴里,每一集都配有二维码和主题邮票,观众可以扫码观看。同时,展览的一大亮点在声音制作上,在“思念的声音”里,观众戴上耳机便可听到纪录片《两岸家书》中贴合人物的朗读片段,以及对应不同配乐里表达出来的思念情愫,能够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两岸家书所承载的深厚情感与丰富内涵。
此外,除分时段放映纪录片《两岸家书》外,本次展览不仅展陈了纪录片中故事主人公的家书复刻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声音,以及邮票、信笺、邮戳、明信片等周边延展,还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阻隔,现场还原手写书信年代的场景布置,观众可以亲手写信张,并贴在思念墙上,成为新的“思念海洋”,全方位感受家书信件的文化魅力。
据介绍,福建,山海相连。自古便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福建的海洋故事跨越千年,从未间断。福建海洋文化外向、开拓、包容、和平、进取的特质,扎根中华文明的沃土,不断吸收外来文明精华,从而形成海陆互动的大格局。本次展览整体设计围绕“思念成海”的概念,突出福建“海洋文化”元素,信纸上的墨迹层叠汇成海洋意象,一滴眼泪凝成海峡对岸的台湾岛,以海浪线条为时间轴串联起两岸历史等设计,既突出了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亲,又通过海的深邃感、包容感充分展现福建海洋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以及闽人与海洋相融共生的智慧和勇气。
“‘两岸一家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它就在历史里,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修小萍动情地说道,通过这种比较软性的形式,而不是说教的形式,让大家更能切身感受到“两岸一家亲”。期待你来读懂“两岸情缘,纸短情长”的血脉深情。(苏丽梅)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