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的急诊室内,29岁的程序员张亮因连续多日便秘就诊。肠镜显示,其结肠内堆积了大量粪便和残渣,造成严重不适。类似的病例在临床并不少见。快节奏生活、饮食纤维不足和压力过大,都可能让肠道蠕动减慢、菌群失衡,从而引发便秘、腹胀等问题。
凌晨两点的急诊室内,29岁的程序员张亮因连续多日便秘就诊。肠镜显示,其结肠内堆积了大量粪便和残渣,造成严重不适。类似的病例在临床并不少见。快节奏生活、饮食纤维不足和压力过大,都可能让肠道蠕动减慢、菌群失衡,从而引发便秘、腹胀等问题。
便秘、腹胀、消化不良……这些困扰现代人的“小毛病”,往往源于被忽视的肠道健康。而最近,一种餐桌上随处可见的食物——豆芽,被科学家赋予了新的功能食品身份。
近期,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发表的一项研究,解析了大豆芽肽(SSP)改善代谢与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为膳食干预肠道健康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每日摄入100克鲜豆芽、连续两周,双歧杆菌相对丰度提高了约2.4倍,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增加约1.8倍,二者均是已知与代谢健康和肠黏膜屏障修复相关的益生菌。与此同时,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由高脂饮食组的 3.12 降至 1.95,接近正常饮食组水平,提示菌群结构向健康状态回归。值得注意的是,与炎症相关的梭杆菌门丰度下降了约46%,减少了潜在促炎菌的比例。
深入机制研究揭发现大豆芽肽可同时作用于PI3K-Akt通路和JAK-STAT通路。
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中,补充大豆芽肽可显著降低体重增长和腹部脂肪重量,改善血脂水平。分子机制层面,PI3K-Akt通路的激活有助于改善葡萄糖代谢、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脂肪累积;而JAK-STAT通路的调节则有助于缓解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这类多靶点作用,使豆芽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分解滞留物,还能改善代谢状态,形成“清除+修复”的双重效果。
现代研究[2]指出,发芽过程不仅能提高豆类的营养利用率,还能为益生菌提供理想的“载体环境”——豆芽富含的低聚糖、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可作为益生元,促进益生菌在肠道的存活和繁殖,同时改善食物的感官和营养特性。
豆芽类型主要特性大豆芽新鲜和储存状态下均是异黄酮的来源,具有多向抗氧化活性;接种益生菌后抗氧化能力提升,且储存后保持稳定;可作为益生菌载体。绿豆芽接种益生菌后消化率提高;益生菌载体。赤小豆芽益生菌载体,功能性食品。豇豆芽在果汁配方中加入绿豆芽粉,可提供120 mg儿茶素当量的多酚摄入。扁豆芽发芽与益生菌接种可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科菌种(如 S. hominis, M. caseolyticus 等);将扁豆芽粉加入果汁,可提供约一半的每日维生素C需求;加入饼干配方显著提升蛋白质含量;益生菌载体。鹰嘴豆芽发芽谷物粉中乳酸片球菌 (Lc. lactis) 和肠膜明串珠菌 (E. casseliflavus) 含量显著提高。小麦芽在无益生菌的小麦芽酸面团中也可自然增加益生菌数量。大麦芽发酵酸面团中富含发酵乳杆菌 (L. fermentum)。这一思路为豆芽衍生的功能食品开发提供了科学基础:通过在豆芽提取物的基础上引入特定益生菌或其代谢产物,可形成益生元+益生菌的协同组合,提升菌群调节的稳定性与精准性。
不过,现实生活中想要长期、稳定地摄入高质量的大豆芽肽并不容易——食材品种、发芽条件、加工方式都会影响活性成分含量。为此,国内已经有科研团队以 Akk这一关键益生菌为核心靶点,研发出更易补充、活性成分稳定的复合配方——“畅倍轻”。
公开资料显示,“畅倍轻”在保留大豆芽肽核心成分的基础上,还添加了丁酸(短链脂肪酸),帮助修复肠黏膜、增强上皮细胞活性,并促进肠道菌群重建。这种组合设计,延续了豆芽的天然优势,同时突破了日常饮食摄入量和活性波动的限制。
斯坦福医学博士Peter Attia,是全球知名的健康专家,也是“畅倍轻”核心成分的忠实粉丝,他在采访中透露:“几乎每天都会补充AKK,帮助抗炎、促代谢。”
在市场应用层面,“畅倍轻”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受到关注肠道健康、体重管理以及睡眠改善人群的青睐。
早在20世纪初,诺贝尔奖得主梅契尼可夫就提出:“所有疾病始于肠道。”
现代研究证实,肠道微生态失衡不仅会导致便秘、腹泻,还可能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
未来,随着大豆芽肽等功能成分的深入研究,结合精准菌株和代谢调节技术,或许可以为不同人群(如肥胖、糖耐量异常、肠易激人群)提供定制化的肠道健康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1]Wu Y, Ling Y, Yang Y, et al. Soybean Sprout Peptides Alleviate Obesity via PI3K-Akt and JAK-STAT Pathway Modulation, Gut Microbiota Regulation, and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J Agric Food Chem. 2025;73(16):9662-9676.
[2]Chávez García SN, Rodríguez-Herrera R, et al. Sprouts as probiotic carriers: A new trend to improve consumer nutrition. Food Chem (Oxf). 2023;7:100185.
来源:你的医生朋友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