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自相矛盾的政治操作背后,藏着套精心设计的权力扩张剧本——把军用监控设备调来对付市民,让快速反应部队驻扎在关键摇摆州,再借着"法律与秩序"的由头砍掉2000万反恐预算。特朗普团队显然从2020年拉斐特广场事件尝到了甜头,那次他们用战场级的面部识别技术抓了个示
当白宫宣布华盛顿特区进入"犯罪紧急状态"时,联邦调查局刚发布的全国犯罪率下降数据还在官网上挂着。
这种自相矛盾的政治操作背后,藏着套精心设计的权力扩张剧本——把军用监控设备调来对付市民,让快速反应部队驻扎在关键摇摆州,再借着"法律与秩序"的由头砍掉2000万反恐预算。特朗普团队显然从2020年拉斐特广场事件尝到了甜头,那次他们用战场级的面部识别技术抓了个示威者,尽管特区议会早就立法禁止警方这么干。
(图1)
五角大楼的"国内反动部队"计划暴露了更深层的算计。把600名国民警卫队精英分到阿拉巴马和亚利桑那这两个红州基地,表面说是应对骚乱,实际构建了套精准的政治杠杆系统。
想想看,用C-17运输机把装甲车空降到民主党主政的芝加哥街头要烧掉纳税人3亿美元,但这笔账最终会变成攻击对手"治理无能"的弹药。
更妙的是,根据《美国法典》第10卷的漏洞,这些行动能绕过1878年《地方保安队法》对军队介入执法的限制——当年为防止出现军人政府设立的铁律,现在成了总统办公桌上的橡皮图章。
监控技术的战场转化堪称当代版的"铸剑为犁",只不过这次是把收割人头的装备转向公民隐私。国民警卫队去年测试的"垃圾袋"系统能伪装成基站拦截方圆5公里内所有手机信号,这套在阿富汗用来定位塔利班的装备,现在可能被用来追踪哥伦比亚特区的网约车司机。
更讽刺的是,就在国土安全部关闭五个反恐办公室的同一天,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给硅谷的科技新贵们分发合同,研发能穿透加密通讯的量子传感器。这种左手削减公共安全预算,右手狂买监控硬件的操作,活脱脱是套"制造危机-兜售解药"的经典戏码。
(图2)
地缘政治牌桌上,这场国内权力游戏与国际战略形成了诡异的呼应。俄军在多布罗皮利亚推进的六公里战线,与特朗普准备在阿拉斯加和普京讨论的"乌克兰领土交易"构成明暗两条战线。
就像ISW战报指出的,俄军无人机在乌克兰后勤路线布设的TM-62反坦克雷(图2),与华盛顿街头可能出现的"黄貂鱼"信号拦截器,本质上都是灰色地带战术的产物。
当美国海岸警卫队还在为30年来的首艘新破冰船举办下水仪式——这种战略注意力错位暴露了权力机器的真实优先级。
韩国军队规模萎缩20%的危机演示了另一种治理逻辑。首尔面对出生率暴跌的应对之策是给每个新兵家庭发放3000万韩元补贴,而华盛顿的选择是把军费变成国内政治提款机。现代造船厂里美国大使与韩国部长的握手,和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拍摄的中国舰船冲撞视频,在五角大楼的沙盘推演里不过是同场演出的AB剧。当特朗普抱怨犯罪率时故意忽略的事实是:FBI数据显示2024年暴力犯罪已降至1990年来最低点,这比任何军事部署都更能说明问题。
(图3)
技术伦理的溃堤往往从最荒诞的细节开始。空军要用特斯拉Cybertruck当靶标的消息看似滑稽,实则暴露了军工复合体的思维惯性——把民用产品直接丢进杀伤链测试流程,就像把星链终端(图3)改装成战场通讯节点般理所当然。
Palantir公司那些连前员工都说不清的数据挖掘系统,正在变成新一代的"爱国者法案",只不过这次不需要国会授权,只要在紧急状态声明里加个附件就能上线。DARPA鼓吹的"咖啡过滤器"频谱芯片,本质上是用技术方案掩盖军事频段侵占民用带宽的既成事实。
夏洛茨维尔事件七周年那天,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战术白板上可能正画着两套箭头:一套指向波克罗夫斯克被俄军切断的10公里补给走廊,另一套标着国民警卫队从凤凰城到明尼阿波利斯的部署路线。
这种镜像般的战略思维揭示了权力运作的核心算法——无论境外战场还是城市街道,控制与威慑永远优先于治理与服务。
来源:星环视点